成都花木市場量價齊跌遇“寒秋”

時間:2012-11-06 10:56   來源:四川日報

  “西部花木看溫江,溫江花木看壽安。”壽安,是成都市溫江區花木基地的核心區,近5萬畝的種植面積,使其成為溫江區最著名的綠化苗木生産基地,去年花木銷售收入近10億元,佔全溫江一半以上。然而,連續3年紅火之後,花木市場卻在今年遭受了價格和需求雙雙下滑的“寒秋”。

  需求陡變

  一棵桂花比去年便宜了一大半

  10月31日,記者來到成都市溫江區壽安鎮苦竹村,剛好來了幾輛卡車,行銷戶鄭朝剛指揮著一群 “撬撬匠”在陳光普、盧國燕等幾戶村民的苗圃裏挖桂花。

  “今年的市場太疲了,像這種八九公分胸徑的桂花,去年要賣1000多元,現在只有四五百元。”鄭朝剛對記者説。

  老鄭是有名的行銷大戶,也是村苗圃黨支部書記。這段時間他非常忙,下雙流,走金堂,帶著苗圃支部的20多名黨員四處奔波找銷路。去年還紅紅火火的市場,今年一下“大轉彎”:往日排成隊的買家不見了,來的大卡車變少了。“以前我一年要賣2000多萬元,今年到10月底才賣1000多萬元。”鄭朝剛説。

  “今年花木行情價量雙跌,主要是需求不行。”另一花木大戶、已在花木行業摸爬滾打24年的溫江區景上景花木有限公司老總盧學軍分析,這次花木市場低迷是全國性的,但四川有自己的因素:災後重建基本結束,基礎設施建設用苗市場滑坡;周邊省市的綠化市場萎縮;房地産市場疲軟。他的公司的銷售額,可從一個側面來看整個市場的趨勢:2010年賣了4500萬元,2011年3900萬元,今年只有1500萬元。

  “我們召集群眾開會,講清今年的形勢,要求他們見錢就賣,不要惜售。”新林村支部書記趙曉惠説。

  設在該鎮吳家場社區的花木資訊中心和花木經紀人俱樂部在5月份成立了。“我們辦了網站,並在社區的花木市場用電子顯示屏傳送當天的購銷資訊。同時集結了600多位花木經紀人成立了這個俱樂部,發動大家利用手裏的資源把溫江花木銷出去。”吳家場社區黨支部書記何剛説。

  雖然市場不景氣,但今年1至10月,壽安鎮的花木銷售收入仍達到6.5億元。

  奮起自救

  花木種植“混搭”鄉村旅遊

  面對市場風雲變幻,壽安的花農們卻顯得比較淡定和成熟。

  “價無常好,花無常紅。對市場你一定要有好的應對措施,關鍵是自己要練好內功。”盧學軍説。

  花農們在種植大戶的帶動下開始“提檔升級”,淘汰“大路貨”,引進市場的俏銷品種進行産業優化。

  “我們對杜英、大葉鵑、梧桐及傳統的地被植物進行淘汰;從江浙等地引進日本紅楓、金星杉、黃山欒樹、紅花玉蘭等品種。目前已引進改造種植達3000畝。另外全鎮還在大力提倡規範化和標準化種植。”盧學軍介紹。

  除花木“提檔升級”,壽安鎮也在考慮産業轉型。

  鎮黨委書記田平認為,目前最要緊的是把花木經紀人整合起來,大力引進電子商務,形成花木行銷、電子商務、仲介服務、勞務合作于一體的生産型服務業,以促進花木産業的抗風險能力。壽安鎮的主打産業是種植花木,尤其是綠化苗木,該鎮到處都是鬱鬱蔥蔥的高大喬木。花木産業的最高形式是把花木種植、行銷、設計施工和園林建設整合起來。“過去群眾種植花木處於産業低端。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把花木種植業和鄉村旅遊業結合起來,實現一三産業聯動。”田平説。

  田平列舉壽安資源:有古蜀國魚鳧王王陵,有古建築陳家桅桿,有新建的30多公里健身綠道,“如果我們把這些歷史文化資源與花木園藝産業整合起來,發動群眾,通過大戶帶頭、土地整理、土地入股等形式,建設一些蜀派園林,實現花木産業與鄉村旅遊的緊密結合,實現壽安花木産業轉型,壽安花木産業將走上一條更寬闊的道路。”

  據了解,該鎮的新加坡悅榕莊文化休閒旅遊項目、場鎮古街改造、聖修堂婚慶文化基地建設,楠苑鄉村酒店等已經啟動。(本報記者 鄒渠)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