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晉城11月1日電(趙靜)1日,記者從正在山西晉城市召開的山西全省推進用地新機制經驗交流會上獲悉,自實施“十項用地新機制”以來,截至目前山西已落實造地項目1547個,可新造耕地38.75萬畝。
借著“綜改試驗區”轉型大開發的概念,地處中國內陸省份的山西,各地市都紛加快了投資開發建設的腳步。而與開發投資者熱情伴隨的卻是土地資源的急劇緊張。而如何解決山西綜改土地緊張之困,國土資源部整理中心羅明曾表示,“土地復墾無疑是最好的出路。”
山西溝壑縱橫,地塊破碎,未利用地雖多,但極難開墾。為做好土地復墾,山西實施了工礦廢棄地調整利用機制、露天採礦用地機制及礦業存量用地機制、城鄉增減掛鉤機制等十項用地新機制。會議稱,國土資源部三年下達山西省11萬畝增減掛鉤週轉指標,目前已在93個縣啟動127個增減掛鉤項目,週轉指標數達5.83萬畝。露天採礦用地改革方面,目前涉及用地總面積16萬畝的23個試點方案已報國土資源部待批。
同時,全省已有38個縣報送了礦業存量土地整合利用實施方案,涉及整合保留煤礦465個,復墾土地4.84萬畝,可供兼併重組保留煤礦使用4.23萬畝。
2011年山西省國土資源廳會同山西省發改委、山西省統計局出臺了《山西省單位GDP和固定資産投資規模增長的新增建設用地消耗考核辦法》,從今年開始對各市進行嚴格考核。統籌全省建設用地佔補平衡,設立耕地開發專項資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