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綜合保稅區"高速"奔跑 向國際經濟轉型

時間:2012-06-12 15:49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雙流公興街道境內,新建的道路從雙黃路一側延伸出去,就可通往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雙流園區。

  站在綜保區門口,“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雙流園區”幾個大字在陽光的映射下熠熠發光。幾名工作人員正擦洗著大廳門口玻璃,廳內更是設備齊全、窗明几淨。

  目前,這裡聚集了仁寶和緯創兩大龍頭項目以及筆記型電腦配套項目共25個,協議總投資達21.2億美元。

  綜合保稅區,是設立在內陸地區的具有保稅港區功能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由海關參照有關規定對其進行管理,執行保稅港區的稅收和外匯政策。

  目前,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雙流園區已形成以仁寶、緯創為主的電子資訊産業區,配套的保稅物流産業也加快形成聚集效應。日後,這裡還將具備國際轉机、配送、採購、轉口貿易等多種功能。

  據悉,雙流園區將於2012年6月開建11萬平方米的“國際商品展示中心”,重點引進一批進口中高端消費品運營商,打造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商業貿易聚集區、會展經濟中心、休閒購物旅遊區和國際貿易轉机區。

  “綜保區就如同把一個港口搬到了內陸,將成為成都承接國際産業轉移、參與世界分工、連接國際市場的窗口。”綜保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詮釋雙流速度

  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雙流園區,2012年1月4日獲國務院批准設立,3月19日通過預驗收。僅僅兩個半月的時間,佔地4平方千米的綜保區就已揭開其神秘面紗,如此快速的審批和建設速度讓人嘖嘖稱奇。

  放眼望去是現代化的園區和林立的廠房,只有依稀可見的黃土可以説明這片土地之前的丘陵地貌以及川西典型的田園風光。

  據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綜保區籌備組初到這裡時,十幾個人擠在一間租來的100平方米的房子裏,每天討論綜保區申報和籌備事務,“716+24”(一週7天上班,每天工作16小時,24小時不關機)都成了工作習慣。

  有了政府的支援,項目落地和審批更是合理地簡化了程式;有了人民的支援,大規模的拆遷迅速完成,建設進度絕不拖延。一年的時間裏,一棟棟廠房和員工宿舍拔地而起。綜保區一天一個樣,2012年3月26日園區軟硬體設施全面達到封關運作標準,這充分體現了雙流縣的辦事速度和行事決心。

  目前,仁寶項目的生産基地已建成廠房16萬平方米、員工宿舍15萬平方米。2011年12月19日舉行産品下線儀式並試生産,預計2012年筆記型電腦産能達500萬台;3-5年內力爭達到2000萬台的年生産規模,年銷售收入超過1000億元。另外,協議總投資5億美元的緯創項目也已建成廠房15萬平方米、員工宿舍9萬平方米,2012年3月15日投産,預計2012年筆記型電腦産能達500萬台。

  “什麼是雙流速度?這就是雙流速度!”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國際化人才緊缺

  隨著天府新區建設的全面展開,充分借助天府新區的“名片效應”,這裡將匯聚更多的科技、産業、資本和人才。世界500強更多來到雙流,新能源、電子資訊産業以及航空樞紐服務將促使雙流從縣域經濟直接向國際經濟轉型。

  本土幹部面對國際化的工作內容,面對大跨度的工作方式以及急速轉變的思維方式,都讓許多工作人員直呼“壓力很大”。

  首先是外語水準及相關專業技術知識急待提高。特別是口岸操作、物流貿易涉及的專業英語,更是讓工作人員感覺壓力很大。對此,省委組織部專門開展英語培訓,工作人員可以利用空余時間補習充電。只有提高了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水準,業務開展才會更加順利。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業務量的增加,現在綜保區非常需要國際貿易、國際商法、物流工程方面的人才。

  其次是與境外人士打交道時,彼此工作方式和禮儀傳統的不同很容易造成交流和溝通的不便,但外資企業很多技術和管理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工作方式上也發生很多變化”,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綜保區服務對象很多是臺灣同胞和外國人士,他們非常嚴謹,什麼都用公函。我們現在連穿著打扮都要多注意,這畢竟代表國家的形象。”“儘管綜保區內的工作人員都感到壓力很大,但是有壓力才有動力,有動力就能更好地投入工作了。”

  目前,綜保區依託于仁寶、緯創項目,著力打造筆電産業集群。預計園區今年筆電産能達1000萬台,2013年筆電産能達2000萬台,2015年達4000萬台。隨著出口加工、物流、貿易和會展産業加快發展,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雙流園區將成為四川省和成都市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承接國內外産業轉移、壯大開放型經濟的重要基地。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