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聯協助引進的機械化養雞場。 記者王鶴翻拍
周寶芬,廣東開平人,1923年4月出生,嶺南大學畢業。第四至八屆廣州市政協副主席,連任廣州市工商聯第三至十屆副主任委員。第五至八屆全國政協委員。
謝仲餘,是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批個體戶,人稱“焊機大王”。謝仲餘曾是第十屆廣州市政協常委,歷任廣州市工商聯第十屆副會長、廣州市慈善會副會長、廣東省私營企業協會副會長等職,現為廣州市總商會副會長。
今年是廣州市工商聯成立60週年 今年協助會員企業發展近百個項目融資近百億元
今年是廣州市工商聯成立60週年,在60年中,市工商聯曾在抗美援朝時期踴躍為國家捐獻飛機大炮,在改革開放初期為廣州招商引資並引進第一家現代化養雞場,在經濟發展的今天市工商聯更大力支援私營企業發展、做大做強。記者採訪了兩位市工商聯老會員,通過他們的記憶,重現市工商聯60年的風風雨雨。
今日
民營經濟提供
就業崗位近400萬個
非公經濟生機勃發,廣州市工商聯的工作也在全面拓展。據廣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張鏡初介紹,廣州市非公有制經濟近年來發展迅速,到今年上半年,民營經濟佔全市GDP的比重已近40%,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近400萬個,成為廣州新型城市化發展的重要力量。作為黨聯繫非公經濟人士的橋梁和紐帶、政府管理及服務非公經濟的參謀與助手,廣州市工商聯致力引導民營企業積極參與新型城市化發展,推動搭建政企溝通橋梁和企業融資互助平臺,引導非公經濟人士勇擔責任,回報社會。今年以來,市工商聯協助會員企業發展近百個投資項目,幫助企業融資30多宗,融資近百億元,千方百計支援會員做強做大。
周寶芬:
抗美援朝踴躍捐款
曾為越秀集團起名
周寶芬出生在一個民族資本家的家庭,父親于1920年創辦了後來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肥皂生産企業的廣州源昌肥皂廠。他因該廠搬遷香港躲避抗日戰爭的戰火而暫居香港,又因恢復該廠在廣州的生産而輟學隨父回廣州,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年輕的“掌門人”。
1950年6月,廣州市召開有55名工商界代表人士參加的座談會,成立了“廣州市工商社團整理工作臨時委員會”,即席推選17人為委員,開始了籌組廣州市工商業聯合會的工作。
1952年8月22日至23日召開的廣州市工商界第二屆代表會議上,選舉産生了廣州市工商業聯合會第一屆執行委員會,廣州市工商聯正式成立。周寶芬成為首屆廣州市工商聯會員。1954年,他決定把父親一手創辦、自己又經營多年的肥皂廠申請參加公私合營,使之成為了當時廣州最早實現公私合營的10間工廠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廣州市工商聯在恢複國民經濟、發展生産、繁榮市場、抗美援朝、實現社會主義改造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當時,市工商聯組織200多人的演講隊宣傳抗美援朝的意義,舉行抗美援朝祝捷大遊行,發動全市工商界捐獻飛機大炮(捐款入庫金額526億元,折合可購戰鬥機35架),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讚揚。
“文革”期間,工商聯會務活動被迫停止。從1979年開始,市工商聯推動會員積極開展經濟諮詢服務。1978年,經市工商聯大力引介,由香港知名人士鄧焜、劉浩青創辦,在廣州市成立了中國第一家機械化養雞場,成為廣州市引進外資的重要成果之一,周寶芬老人參與了該項目的引進。
1985年,廣州市決定在香港籌建越秀公司,派周寶芬當副董事長。周寶芬老人説越秀公司的名字就是他取的。
謝仲餘:
代表廣東私營企業
赴天安門觀禮
20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廣州的個體工商業小荷初露尖尖角。畢業于高等機電專業的謝仲餘在報紙上讀到了一條新聞,了解到“城市個體戶”這個新名詞。正是這個“新名詞”促使謝仲餘下海創業。“當時家裏有4口人,除了我以外都沒有廣州市戶口,因此家裏的食品供給遠遠不夠。”謝仲餘説,為了戰勝饑餓,他選擇了下海創業。辭職前,謝仲餘所在工廠的廠長曾對謝仲餘説:“你一把年紀了,怎麼還學人創業,這樣吧,如果你‘撈唔掂’,只要回來寫份‘悔過書’,廠裏一定收回你。”
有了廠長的一番話保證退路,謝仲餘義無反顧地“下了海”。剛“下海”時,謝仲餘把20年省吃儉用,四處“炒更”攢下的450元買了些破舊的機器,然後組裝了電焊機,開始做起了電焊生意。雖然電焊一次收費“2角錢”起,可由於不怕吃苦,一天工作十六七個小時,不到一年光景,謝仲餘就成了萬元戶,還有了“電焊機大王”的稱號。
廣州市工商聯從1985年開始發展新會員,至1990年已有新會員3052個。1989年,謝仲餘的公司已擁有兩萬多平方米的廠房,年産值幾千萬元。這年國慶節,作為全國勞模特邀代表,他代表廣東私營企業界上京參加全國勞模代表大會。謝仲餘得到了赴國宴的機會。吃罷國宴,又和其他代表上金水橋參加焰火晚會。隔著很近的距離,見到了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的鄧小平,他十分激動。
謝仲餘多年來一直仗義疏財,為擁軍優屬和公益、慈善事業,已先後捐款逾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