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聲音
張育彪:
特區內外一體化政府力度要大
人大代表、南嶺村黨委書記張育彪認為,深圳社區股份合作公司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應走出一條新路。特區內外一體化講了很多年,但“講得多、做得少、未有大變化”,真要實現“一體化”,政府“財力要夠、力度要大”,尤其是在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
對於社區股份合作公司而言,首先應減少社區集體經濟承擔的社會公共服務負擔,以南嶺村為例,現在股份合作公司20%的開支為社會管理支出,僅環衛清潔費一項,村裏每月就要花6萬元;同時,建議社區工作站與股份公司脫鉤,股份公司員工出任社區工作站人員佔用了股份公司幹部的大量精力。
解決好上述兩個問題,社區股份公司就可以“輕裝上陣發展經濟”了。
李冰:
鹽田區的三個保稅區應合一
鹽田港集團董事長李冰指出,深圳目前有三個保稅區和一個保稅物流園區,其中沙頭角保稅區、鹽田港保稅區都在鹽田區,鹽田區的保稅區發展應該大有可為。李冰建議,鹽田區的三個保稅區應該整合成一個“綜合保稅區”,這樣有利於提高物流效率,使港口更好地服務企業。
李冰還提出,應該逐步將大鏟灣部分納入未來的前海保稅區,共同享受保稅區待遇。“大鏟灣填海區的面積有10.2平方公里,而前海區不過是3.7平方公里,大鏟灣納入前海保稅區將大大增加深圳物流業發展的空間。”
劉子先:
“人才問題不解決,坪山難發展”
坪山新區黨工委書記劉子先説,政府工作報告上共有8處提到坪山新區,包括深圳“投融資體制改革步伐加快,組建光明、坪山新區城市建設投融資平臺”,這是一個創舉,很鼓舞人心。
不過,現在的坪山新區有多個“瓶頸”:首先是交通問題,“沒有一條快速幹線直通坪山”,“還有就是沒有一條不收費的,惠鹽、機荷、東部過境高速等都要收費;而從市民中心到坪山的地鐵14號線要到2012年才規劃研究,地鐵12號線要到2015年後才立項,沒有交通哪有跨越式的發展?”
此外,劉子先認為,“人才問題不解決,坪山難發展”,希望政府能加大建設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