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收入倍增”不成“被增”

時間:2012-12-25 08:59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2012年,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令國人欣喜的每人平均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倍增計劃”為走向崛起的中國,指明瞭發展的最終目標:滿足人民過美好生活的願望。

  這是可期待的希望。數據顯示,2012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已經達到7.7%,有專家認為只要保持每年6.8%的GDP增速就能完成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GDP和每人平均國民收入同步雙倍增目標。目前已有報道稱西部地區居民的每人平均收入倍增在2015年前後完成。

  緩解稅收負擔焦慮是關鍵

  但人們更關心切身的感受,百姓想知道怎樣實現倍增,對自己是“倍增”?還是“被增”?在這個話題中,個稅問題很受關注。有學者提出,應該將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提高到1萬元。

  稅收常被稱為痛苦指標。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但痛苦也是快樂的“源泉”。如北歐國家的宏觀稅負高達40%~50%,但是多數民眾對高稅收制度持肯定態度。他們沒有西歐的罷工、沒有美國兩黨的徵稅大戰、沒有中國民眾的稅收焦慮。再看一看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聽一聽美國財政懸崖,無不受困于“源頭活水”稅收的枯竭。所以,實現倍增目標,關鍵不是少交稅,而是民眾的稅收感受。

  北歐能夠成功地建立高收入、高稅收、高福利的穩定社會,是他們運用創新理念的實踐成果。20世紀30年代的瑞典經濟還比較落後,但政府的分配體制重點已明確:全民利益至上,全民平等就業至上。為此,政府通過高稅收保障統一、公平的分配就業培訓指導、教育、醫療、養老等這些領域的資源,通過規定失業救濟領取的時間期限,要求能工作的人都工作。在社會成員總福利給定時,越強調分配平等,社會福利效應越大。這種社會福利保障模式使全體社會成員過著體面的中産品質生活。稅收的使用解決了民眾的後顧之憂。

  當前社會上對個稅問題的熱議,説明目前我國民眾對個稅改革有強烈的渴求,但關鍵不是少交稅,而是緩解人們的稅收負擔焦慮。2011年9月1日個稅起徵點提高到3500元,納稅人數已由約8400萬人減至約2400萬人,再調起徵點意義不大。考慮具體家庭負擔,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徵收個人所得稅,才是應該呼籲的。

  調整分配不公迫在眉睫

  更應該高聲呼喚的是收入分配製度的改革。經濟的發展並不會自動帶來社會公平,還需要一定的制度基礎和文化氛圍。北歐五國的基尼系數目前在0.25至0.26之間,是社會收入差距最小的國家。他們20%最貧窮家庭的收入約佔總收入的10%,大約為全國平均收入水準的一半。而且高稅收沒有阻礙經濟績效,瑞典、丹麥、挪威、芬蘭每人平均GDP都是排在世界前位的國家。高稅收也沒有養懶漢,他們的失業率常在2%~3%的範圍內波動,遠低於其他工業化國家7%-10%的常規失業率。

  毋庸置疑,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人民的生活水準大幅提高,但積累的問題也越來越富有挑戰性。北歐國家的國民儲蓄率平均為20%,接近19.7%的全球平均儲蓄率。我國儲蓄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有社會習慣因素,更是人們對各種後顧之憂擔心的防禦措施。近十多年,我國在支農、惠農、促進城鄉協調、促進區域經濟協調,加強社保、教育、醫保、住房等基本民生項目的建設上,財政政策均發揮著分配調節的積極作用。人們的收入、生活水準都在同步提高,但人們的牢騷和不滿情緒也在上升。這些情緒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內心反映。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收入基尼系數的民間調查報告認為:我國2010年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數為0.61,遠高於2010年世界銀行公佈的全球基尼系數的平均數0.44。高基尼系數是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的自然結果,是我國效率優先原則發揮作用的體現,同時超過0.60的基尼系數也預示著我國家庭收入差距懸殊,減少機會不均,調整社會分配不公迫在眉睫。

  實現每人平均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是容易的,但“被增長”的感覺不美好,人民的幸福感與每人平均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的同步實現需要大智慧來系統性規劃。通過輿論宣傳,依靠政府推進改革,讓社會形成正向價值觀,讓人們感受到稅收使用帶來的好處,讓收入分配結構有利於促進社會公平,讓民眾的過度期盼回歸理性,讓稅收制度和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堅實完善,人們才會充滿自信、快樂地行走在倍增的道路上。(李建文)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