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外投資創新高 百餘國來華引資

時間:2012-12-04 08:54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穆虹3日在第四屆“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上表示,中國境外投資在週邊經濟乏力中依然保持高增長,1至10月累計實現非金融類境外投資581億元,同比增長29.8%,預計全年境外投資總額再創新高。

  據悉,來自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機構和2300多家中外企業報名參加12月3日至4日舉行的第四屆外洽會。

  業內人士認為,在對外投資規模加大、方式靈活趨勢下“微利模式”仍是進入高門檻國家的利器,但應警惕當地政治、人文差異等潛在商業風險。

  穆虹在洽談主旨發言仲介紹説,實行改革開放和走出去戰略以來,我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繫日益密切,企業對外投資發展迅猛,截至2011年底,中國境外投資容量已達4248億美元,2011年當年境外投資747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8.5%,非金融類境外投資686億美元,同比增長4%。2012年儘管世界經濟乏力,中國境外投資依然保持強勁的增長動力,1至10月份累計實現非金融類境外投資581億元,增長29.8%,預計全年境外投資總額將再創新高。

  穆虹表示,中國企業在境外投資規模日益擴大,呈現三大特點:一是投資領域不斷拓展,除能源礦産以外,高新技術、先進製造業也加快國際投資。二是投資地的範圍不斷擴大,中國境外投資已經分佈在全世界177個國家和地區,雙邊投資機制日益完善,政府之間圍繞投資合作的交流更加活躍。三是投資方式靈活多樣,2011年向投資所在國交納稅金總額超過220億美元,境外企業就業人數達到122萬人,中資企業通過能源資源開發,與資源國一起提高資源附加值;通過基礎設施投資,與東道國一起建設交通網線、通訊設施,改善了當地生産生活條件;通過主動履行社會責任,與東道國一起建設學校、醫院等,發展文化事業。

  對外投資首要考慮的是風險,對於增速不減的中國境外投資,中國産業海外發展和規劃協會會長張國寶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某個具體項目可能很好,但是放在全局看可能就有市場風險。還有政治風險,如近期中海油收購加拿大尼克森、華為在美國投資受阻等案例,就説明國外對中國走出去還是有些偏見,動不動就和國家安全挂上鉤,但實際並非如此,其實是貿易保護主義在抬頭,這些風險不可小視。此外,國與國之間關係、宗教習俗、文化背景等方面也存在風險,走出去也是有代價的,應該吸取教訓,注意規避風險。

  他同時也表示,雖然存在保護主義的阻礙,但是總的趨勢來看,西方國家還是越來越看重、歡迎中國來投資,因為這對解決當地就業、刺激經濟發展是有好處的,這從本屆洽談會國外參展商報名參與的踴躍程度就可看出來。

  在投資洽談會現場,記者發現,引資方不僅介紹當地投資優勢,還重點解釋當地潛在商業風險。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區投資局稱,加泰羅尼亞鬧獨立的聲音近日又屢見報端,其實,該區作為西班牙經濟最突出地區,政治風險沒有想像得那樣大。

  同樣是歐債危機重點國的愛爾蘭,當地投資官員沒有避諱投資不利的風險,他們對記者表示,由於英國和申根國家簽證不通用問題,影響了華企高管在當地落戶的熱情,這在日後亟待政策突破。

  美國代表則是引用美國政府叫停的三一集團投資風電場項目,代表數十個州政府的商業組織“美國各州駐華協會”輪值會長史文生説,三一集團的案例説明,要充分與地方政府溝通,以防範美國聯邦政府製造出的麻煩。

  內華達州政府經濟發展辦公室代表彭士傑説,前期策劃好投資方案,要把州政府當幫手,比如避開敏感地段投資,因為州政府會了解當地情況,他們重視就業,不像聯邦政府只重視國防安全。政黨選擇也很重要,比如民主黨為主的州政府對環境要求更高。

  許多已進入海外市場數年的中國企業經營處於微利,甚至還未盈利。他們將短期逐利變成了次選目標,而更看重進入新市場,學習新理念,逐步融入當地人文和商業環境。

  華北工控荷蘭分公司總經理吳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中國的製造企業在歐洲投資,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眼界變寬,作為世界工控行業排名前三位的企業,目前公司在歐洲處於微贏利階段,其實在歐洲多數中資企業贏利狀況都不理想。

  他説,在中國,製造業只重視效率和滿足當時市場需要,而在歐洲,客戶則需要超前的産品和方案,起點被歐洲市場拉高。“如果一款産品被歐洲市場接受,就代表了一個標準,在中國國內市場和其他市場也能很快打開銷路。”

  同樣狀況發生在上海建工集團,該公司3年前投資1億歐元和荷蘭皇家開發公司沃克維塞爾集團在鹿特丹共同開發了“歐華城”商業地産項目。上海方負責人日前對記者説,預期利潤率將大大低於國內,不過應該可以維持7%至8%的年均固定回報率,在荷蘭的項目力圖保本並實現微利,目的是為日後更多參與當地市場活動打基礎。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