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關於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研究確定了八項支援發展對外貿易的具體措施。
此前,有關方面“穩外貿顯效,今年增長10%可實現”的判斷,一度提振了市場預期,“三駕馬車”之一的外貿由此有了擔當保增長急先鋒的趨勢。但官方為此釋放的確保10%目標實現的信心,現在看來有點早,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顯示:8月出口增長2.7%,進口7個月來首現負增長。外部環境並未明顯改善,今年中國外貿“保十”更顯艱難。
儘管8月出口同比上升2.7%,好于上月但弱于市場預期,但是並未扭轉下滑態勢。今年以來,我國單月進出口數據波動較大。從去年四季度以來,進出口一直延續增速下滑的態勢。今年5月、6月,進口和出口增速反彈至兩位數,7月又再度回落,出口僅增長1%,為半年來最低。事實上,正是今年5月和6月的反彈,使業內出現了“全年外貿將逐步企穩,呈現前低後高的態勢”的預期。這種樂觀的情緒,與大幅回落至低位的7月數據遭遇後,使得8月外貿數據成為一個重要的觀察節點。答案出現了:形勢遠比想像的複雜,8月的數據很無情,回暖僅僅是一種跡象,外貿放緩將是常態。以目前國際經濟的現實來看,即便未來幾個月也難有明顯好轉的跡象。因此,今年出口的增長可能將是我們所不願意看到的個位數。
國內外需求對於保增長來説都是無法捨棄的,千方百計穩定出口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中央高層已經注意到進出口貿易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穩外貿新政出臺的呼聲也愈來愈強烈,慘澹的8月份外貿數據,或將加速相關新政的出臺。
在企業陷入生存困境的時候,討論要不要出臺穩外貿增長新政已無意義。面對外部環境出現的重大變化,政府為幫扶企業渡過難關,出臺一些即時政策尤為必要。這一點,從廣東的外貿數據分析中可以得到某些啟示。
在前8個月的數據中,廣東外貿進出口總值6261億美元,佔我國外貿總值的25.1%。雖然其5.3%的增長並不顯高,但是民企的增長卻是高高在上。據廣州海關的統計,2012年1-7月廣東民營企業進出口1509.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3%,高於廣東進出口總體5%的增幅,佔同期廣東進出口總值的28%,所佔比重較去年同期提升了1.3%。今年7月進出口值為251.7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除今年1月外,從2009年7月以來,廣東民營企業月度進出口值已保持36個月同比增長,今年5月以來,月度進出口值均超240億美元高水準。與此同時,民營企業出口産品附加值也不斷提高,貴金屬和整合電路出口連年倍增,勞動密集型産品普遍減少。
這樣的變化不可謂不積極,在國企、外資佔外貿主導地位的外貿競爭中,廣東民營企業的強勢表現,意味著外貿新生力量的成長需要政策的指引與培養。目前,在國有企業出口顯著下滑、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優勢逐漸消失導致了出口顯著放緩的背景下,民營企業顯然能夠成為最能倚重的主體。
為此,各級政府需要深入完善與優化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的發展環境。廣東民企7月進出口增長高於全省增幅的靚麗成績後面,就是源於廣東助力民企發展的多項政策支撐。
今年7月底,《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等42個實施細則相繼出臺,其開放的領域更廣,門檻更低,操作性也更強。如果政府在稅費、融資等方面拿出切實措施,有關進出口環節能夠少收費、高效率服務,民企就是穩定外貿出口的主力軍。(趙民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