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屋政策重新定位 助市民居有其所

時間:2011-10-14 10:5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香港10月13日電 (記者蘇曉 劉晨)“房屋”問題是當前香港市民最關注的民生議題,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在12日宣佈的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以“居有其所”作為房屋政策的目標,就近年市場關注的住屋問題提出了多項建議,回應了市民的訴求。

  分析人士認為,本次施政報告為香港住屋問題訂下了長遠發展方針,確保每年提供共4萬個公營及私營單位,可説是為社會各個階層都帶來了好消息,總括而言是利民的。

  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13日在記者會上解釋施政報告中有關房屋政策時表示,已在沙田、荃灣、葵青和元朗定出選址,提供新居屋計劃下首批2500個單位。上述用地全部屬於住宅用地。當局已聯絡各有關部門,在可行情況下,儘量把規劃及設計的時間壓縮,使單位可在4年內落成。

  在過去的一兩年,由於住宅供應量相對較少,流動資金充裕及利率長時期處於超低水準,香港樓市異常熾熱,許多市民遭遇“買樓難”。今年第二季度的供款與入息比例是47%,顯示市民置業的壓力和風險都正在增加。

  以九龍區一個約45平方米的單位為例,自2005年起,價格大概翻了一倍,而同區內居民的收入平均則只增加了23%。在房屋價格的增長速度已經超越了收入增長的情況下,儘管按揭利率走低,但過去幾年中,人們的房屋購買力仍在下降,不少年輕人都沒有置業的能力。

  針對香港房屋市場的一系列問題,曾蔭權在施政報告中重申了房屋政策三個基本原則:第一,房屋政策的目標是確保所有香港市民都居有其所。第二,政府有責任通過土地開發供應足夠土地予私人市場,興建多元的住宅單位。第三,政府會提供公共房屋予無法負擔租住私人單位的低收入人士。

  曾蔭權表示,當私人房屋供應短缺和價格上升,脫離市民購買力時,政府需要介入市場,透過增加土地供應和資助房屋政策,作出調節。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