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28日電 (記者雷敏、王敏、陳煒偉)一邊是大白菜收購價跌至每斤不到1毛錢,生薑、大蒜價格雙雙跌破成本線,另一邊是到達消費者手中的菜價雖有下跌但幅度卻沒有這麼大。
從去年的行情看漲,到今年的不斷下跌,是什麼原因導致菜價頻坐“過山車”?如何在産銷之間尋找利益平衡點?近日,新華社記者深入田間地頭和市場進行了調研採訪。
“種菜賠、買菜貴”
11月下旬的一天中午,山東壽光農産品物流園的一處攤位上,經銷商肖霞守在卡車旁,成噸的白菜整齊地碼放在車上。“早上4點多就送過來了,行情好的時候五點半就賣光了。可現在都十二點多了,還剩這一車呢。”
肖霞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去年白菜收購價七八毛,今年收購價掉到了7分,往外賣才1毛3。全年算下來,保個本就不錯了。
白菜價跌受損最重的還是靠天吃飯的菜農。山東肥城市王莊鎮海子村菜農王敬振告訴記者,一畝白菜如果按現在的收購價6分算,只能賣到400多元。而一畝地化肥要300多元,種子和澆水還得120元左右,等於今年種白菜白忙活了。
白菜的“過山車”行情並非個案。記者在“中國生薑之鄉”山東萊蕪市、“中國大蒜之鄉”山東金鄉縣了解到,在去年價格暴漲的帶動下,今年種植面積大增,豐産使市場供過於求,目前生薑、大蒜的批發價也已跌破成本線。
菜價下跌,消費者是否感到菜價便宜了呢?連日來,記者走訪北京市多個菜市場、超市後發現,儘管近期批發價暴跌,但零售加價率仍在1倍以上,如大白菜在新發地農副産品批發市場的批發價為0.18元/斤,在市內的和平門菜市場、沃爾瑪超市裏,零售價卻高達0.4元/斤和0.5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