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州市,有過打車經歷的人相信會有這樣的感受:打車難!為此,不少市民抱怨,對計程車司機的拒載行為也是深表不滿。記者採訪了解到,“打車難”是鄭州市老病,是綜合因素所致,其中運力不足是主因。當前鄭州計程車數量仍保持在16年前的水準,至今未增加。
16日,鄭州市的王先生因自己的車有了故障,不能駕車上班,為了上午8點準時趕到單位,他7時許就站在鄭州市農業路邊等計程車。冷風不停地掃過他的臉,他卻眼巴巴地看著一輛輛計程車從眼前穿過,卻沒有空車,直到8點他也沒能打上車。王先生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鄭州的計程車太難打了。
當日,在鄭州二馬路汽車站東門,旅客提著包裹、牽著孩子從站裏走出來。一些旅客站在路邊等計程車。可是,一些空著的計程車不論旅客怎麼招手,也不願停下來。一位姓馮的旅客身上背著包裹,手牽著孩子,等待半小時後,終於有一輛計程車停在馮先生身旁,這令馮先生頓時高興起來。計程車司機問“到哪?”馮先生説明瞭地點,計程車司機頓時搖搖頭,開車離去。這令馮先生不解,計程車本來就是拉客的,怎麼眼看著生意來了卻不願意做?
在鄭州市打車難並不是個別人的感受,許多市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大都表示了同感。市民李女士表示,為打計程車,等出30分鐘是很正常的現象,如果是在惡劣天氣和上下班高峰期,更是“一車難求”。
“鄭州打車難是老病了,許多顧客把抱怨都拋給計程車,其實是不客觀的。打車難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乘客在為自身考慮的同時,也應考慮司機的難處。”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計程車司機介紹,鄭州城市面積擴大,計程車數量有限,不能滿足乘客需求,部分計程車為了追求效益,選擇性拉客是有的。油價飛漲,市區道路又擁堵,如果不挑乘客、不挑路段,損失都得自己“消化”。
對計程車的拒載現象,一位司機接受採訪時坦言,拒載多出現在交接班時間。在臨近交接班時,在城南交班的車輛不願再往城北行駛,司機不願南轅北轍,只拉往交接班地點方向去的旅客,這樣就會出現“拒載”現象。另一個拒載現象是,司機不願去道路擁堵的地方。
對計程車的拒載,一些市民接受採訪時稱,司機不能只顧利益,要理解顧客的感受,更要維護鄭州形象,畢竟計程車也是鄭州對外文明的窗口。
“1996年以來,鄭州的城區面積不斷擴大,常住和流動人口不斷增多,但10607輛出租數量十幾年來卻未增加一輛,供需關係不平衡矛盾愈發突出。”鄭州市客運管理處負責人説,“出行需求的不斷增加與計程車輛數量長期停滯不前”是矛盾的根源所在。
鄭州一家計程車公司負責人稱:“對於計程車數量標準,國家有相應的要求,大城市計程車萬人擁有量不低於20輛,鄭州目前只有14輛。”
“不能因為擔心佔用道路資源而控制計程車的數量,只會催生更多的私家車上路。”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長劉道興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説:“假設每個月增加300輛計程車,一年下來也不過增加3600輛。相反,如果控制了計程車的數量,市民因此出行不便,就會導致私家車數量的急劇增長,這個數字可能是3600的數倍。”
為了增加運力、緩解市民“打車難”,鄭州市客運管理處自2011年元旦起取消了計程車運作16年多的“運六歇一”制度,同時加大對計程車違規營運的處罰力度,但這些措施不能根除打車難問題,市民的怨聲依然不斷。(記者 楊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