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託北京石化資源區域優勢,集商務流、資訊流、資金流於一體,以石油、化工産品、危險化學品經營為重點,北京石油交易所蓄勢待發。作為北京市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項目,北京市政府將為此項目成立領導小組,並在政策上給予了大力支援。
北京石油交易所副總裁李健27日對記者表示,北京石油交易所目前一直處於籌備開業階段,將在奧運會結束後開業。正在測試交易系統,尚未有確切的開業日期。
據初步測算,預計北京石油交易所第一年的交易規模為300億—500億元。
區域優勢助力品牌效應
“北京石油交易所擁有著無可比擬的區域優勢”。李健認為,交易所坐落在房山區,這裡有龐大的貿易商圈,這些貿易商所擁有的行業經驗和客戶資源現貨資源、經營經驗和上下流的客戶關係,都具有很大的價值。他們集中到交易所來入駐經營,無疑整合了大量的貨源和客源,形成了一個石油石化類産品的現貨票據貿易中心。開業以後,隨著入駐貿易商範圍的不斷擴大,在現貨貿易中,會形成一個種類眾多、輻射面廣的交易市場。
而對入駐的商戶來説,這也有利於發揮品牌效應。傳統的現貨交易中很難打出自己的品牌。而只能靠服務、並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裏,僅限于上下流之間發展交流。而將要投入使用的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則包括了石油石化産品整個流通領域的幾乎所有環節。在現貨交易中,也會拓寬貿易商的上游供貨渠道。
總部設在北京,或在北京設有分公司的燕山石化和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石化企業都選擇了簽約入駐北京石油交易所,北京的各大石化集團均有下屬公司入駐北京石油交易所,而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援和各石化總部的優質資源投放也成為吸引貿易商入駐交易所的一個關鍵。這些企業所控制的現貨投放量和政府的大力支援也成為吸引貿易商入駐交易所的一個賣點。
據悉,工商銀行和北京農村商業銀行已提前進駐交易所,將為駐場會員提供便捷服務將為駐場會員提供更為便捷的服務。李健副總裁介紹説,銀行所提供的供應鏈融資服務是銀行與交易所根據交易的環境、規格、産品、模式逐一共同探討而定,既不會給銀行帶來風險,又可以及時為交易方解決資金困難問題。
機制創新力求多方共贏
據李健介紹,北京石油交易所的主要交易模式有現貨掛牌交易、競價交易和中遠期撮合交易三種形式。現有的幾種交易模式基本上涵蓋了大宗商品電子交易的業務範圍,這也跟一般意義上的現貨和期貨交易有所區別。
不僅如此,北京石油交易所還力求創新,探索出一套屬於自己的管理體系和交易模式,在政府監管之下,以期達到多方共贏。
李健介紹説,首先是建立危化品安全可追溯機制,解決了安全管理源頭化的問題。北京石油交易所對要入駐經營的貿易商有一套嚴格的審核資質認證程式。
其次是票據集中交易模式。李健説,票據集中交換集中票據交易模式是北京石油交易所的一個創新。這種交易模式採取現場交換票據、異地提貨的辦法,從而省去了現貨週轉所帶來的成本損耗。
遠景目標打造定價中心
李健介紹,北京石油交易所目前一直處於籌備開業階段,交易系統也一直在測試當中。根據上級指示,在最初建設時期按照高標準、高規格、高品質的原則配置了交易系統,這也是商務部在今年定的一個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的規範,並打算作為標準在全國範圍內推廣。
“北京石油交易所希望首先成為一個區域性的石化産品的交易中心、資訊中心和定價中心,然後影響到全國甚至是國際。”李健表示,要實現“交易中心、資訊中心、定價中心”的建設目標。還是要靠扎紮實實的工作。
據介紹,北京石油交易所於今年1月份掛牌,一期投資1.5億元,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可容納550家商戶入住交易,支援數千家電子交易會員同時交易。數千家網上會員共用交易平臺;明年二期建成後可容納1000家商戶入住交易。此外,北京石油交易所作為北京市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城市的重要一環,市政府將為此項目成立專門領導小組,並在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援。
能否形成三足鼎立?
目前國內已經有上海、大連兩家石油交易所,北京石油交易能否與其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中國能源網首席資訊官韓曉平表示,成型的石油交易所必須具備兩個關鍵條件,一是大量的金融資本的投入,因為石油交易背後就是巨大的金融交易;二是必須有大的石油公司支援。
韓曉平介紹説,6月,香港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這家完全由私營資本發起組建的商品交易所將有望在明年初推出它的首選交易品種——燃料油合約。香港作為國際市場,做石油交易有一定的優勢。對於北京石油交易所來説,雖然有中石油、中石化和各大金融機構的參與,北京石油交易所短時間佔據的位置還要看交易所今後的發展情況。
還有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國內石油交易所之路並不平坦,北京建石油交易所,雖然有石化行業總部優勢和周邊消費規模優勢,但要想成為區域乃至全國石化行業定價中心,還要吸取國內同類市場的經驗和教訓,並走出自己的創新之路。
(來源:市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