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原礦走私激增 多部委醞釀開展稀土整治風暴

時間:2012-08-09 08:59   來源:經濟參考報

  走私量是正常出口的120%,稀土配額陷入空轉

  走私品種儲量非常稀少,一旦放任後果不堪設想

  儘管國家一直重拳嚴打稀土走私出口,但是種種跡象表明稀土走私不僅屢禁不止且有“升級之勢”。《經濟參考報》記者8日從權威人士處獲悉,儘管目前在海關的統計中稀土出口量正在萎縮,但國外的稀土供應並未因此受到影響,事實上,大量的稀土正在通過非正常的渠道源源不斷向國外輸出。值得注意的是,稀土非法出口開始出現從之前的金屬和氧化物成品逐步轉向原礦出口的跡象。

  現狀

  走私猖獗 稀土原礦成走私“新寵”

  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在8日召開的“第四屆中國包頭稀土産業(國際)論壇”會議上表示,我國的稀土行業長期存在超計劃生産、污染環境、破壞生態、走私犯罪現象,去年資訊化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等開展了稀土生産、環保活動,查獲稀土走私案件10余起。

  除了環境污染外,稀土走私無疑是困擾稀土行業的最大一個“頑疾”。《經濟參考報》記者8日從權威人士處獲悉,目前從海關統計上來看稀土出口量正在萎縮,但國外的稀土供應並未因此受到影響,事實上,大量的稀土正在通過非正常的渠道源源不斷向國外輸出。值得注意的是,稀土非法出口開始出現從之前的金屬和氧化物成品逐步轉向原礦出口的跡象。

  “上半年的情況還是非常嚴重的,沒有具體統計,但是保守估計應該有好幾千噸。”上述人士向記者透露。令他更為擔心的是,這些非法出口的原礦産品中,大部分都集中在南方離子型礦産品,而這些原礦産品在我國儲量非常稀少,且更具戰略意義,一旦被大量非法出口,對我國環境和資源保護都將産生很大的負面效應,後果不堪設想。

  上述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自一季度國家收緊稀土政策,加上受到稀土專用發票即出的影響,國內大量私採濫挖的原礦開始沒有“出路”,很多礦主開始低價拋貨,這些“黑戶”稀土的價格壓得很低。也正是因為這樣,走私成了這些“黑戶”新的“出路”,高額的利潤和充足貨源也讓很多人鋌而走險,並且走私的手段層出不窮。據記者了解,這些新的手段中,有的原礦通過集裝箱走私到香港或者從福建轉往臺灣進行轉口,最終流向日本、越南等地進行分離冶煉。

  由於走私的存在,今年中國部分稀土産品出口到日本的數據也印證了來自日本的需求正在大幅減少。據記者統計,2011年上半年中國出口日本氧化鑭699噸左右,今年上半年該數據為140噸,同比下降了80%左右;2011年上半年中國出口日本氧化釹大約為230噸,今年該數據為12.2噸,同比下降近95%。

  “稀土走私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中國稀土協會秘書長馬榮璋8日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説,在他看來,從去年開始海關統計稀土出口量都在下降,這其中除了稀土價格上漲抑制稀土需求、國外用戶有足夠的儲備、美國開始生産並佔有部分國際市場外,走私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2011年海外稀土進口統計是中國海關出口統計的1.2倍,也就是説走私量是正常出口的120%,走私十分猖獗”。

  馬榮璋表示,全球市場對稀土總需求大約為12萬至14萬噸,中國稀土冶煉分離産品生産指標基本穩定在9萬噸,從生産指標本身來看,國外市場對中國稀土的需求容量穩定在4萬噸左右,中國稀土每年的配額在3萬噸左右,而中國實際出口稀土不到2萬噸,對於去年中國稀土出口配額沒有用完,除了稀土價格漲幅較大外,走私是重要原因。

  相關數據表明,今年的稀土走私與去年相比有增無減。2011年的稀土出口配額是30184噸,但實際出口僅使 用 了18600噸 ,佔 配 額 總 量 的61 .6%。據估算,今年的出口配額是31130噸。馬榮璋説,今年上半年實際出口稀土5000噸左右。按照目前的出口數據來看,今年配額還會有相當部分的浪費,這同時也印證了稀土走私有愈演愈烈之勢。

  可以説配額制度的存在並沒有影響國外用戶從中國獲得稀土産品,由於走私的存在,使得稀土配額制陷入“空轉”的尷尬境地。

  危害

  中重稀土珍稀 走私危害嚴重

  中重稀土為什麼成走私“新寵”?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其背後真正的原因還是各地原礦開採秩序混亂,私採亂挖屢禁不止的現狀。相比較正規的原礦生産,這些礦不用繳納高額的礦産資源稅、增值稅等稅費,也沒有開採量的控制,所以成本非常低,因為在國內無法順利銷售,走私商在礦主手中收礦的價格也非常低,所以走私出口的利潤非常驚人。

  資料顯示,全球70%以上重稀土都分佈在中國。重稀土不僅儲量少,缺口大,可替代性也小,是名副其實的稀土中的稀缺品。我國重稀土幾乎全部集中在南方地區,易採、易提取,是我國南方地區獨有的珍稀礦種,其中鋱和鏑等重稀土元素僅能開採30年。根據我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按照現有生産速度,我國的中重稀土儲備僅能維持15年。記者了解到,海關總署早在2005年就將稀土原礦等列入禁止出口目錄。2009年底,工信部發佈的《2009-2015年稀土工業發展規劃》明確指出,未來6年,中國稀土出口配額的總量將控制在3.5萬噸/年以內,繼續禁止出口稀土初級材料。

  中重稀土原礦産品走私,無論是對於稀土産業的戰略安全,還是海關出口監管都極具“威脅性”。一位稀土業界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除了資源本身非常珍貴外,南方稀土礦開採本身就存在管理難度大、分散等特點,特別是私採亂挖的現象非常嚴重,一旦這樣的走私增多,本身 也 會 更 加 刺 激 一 些 小 礦 違 規 開採、私採亂挖等,不僅污染環境,同時將會給本來就艱難的稀土整合增添難度。

  整治

  多部委醞釀稀土整治“風暴”

  “自稀土協會成立以來,打擊稀土出口走私問題一直是所有協會會員企業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稀土協會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説。他坦言,和正規的出口相比,走私量巨大的主要原因也是由於其利潤巨大。加上很多非法走私出口的稀土産品都來自非正規的渠道,稀土走私帶動了國內稀土礦私採亂挖的步伐,不僅給我國環境造成巨大破壞,同時也給我國稀土行業整治帶來難度,只有從礦産品的源頭控制入手,繼續加大打擊走私力度,保持高壓態勢,才能做到真正有效遏制稀土走私。

  “因為有高額利潤,以前的確有出口走私的情況。”中國稀土協會副會長王彩鳳表示,應加快健全監管體系,特別是生産規劃到出口配額計劃、市場需求量要有很好的銜接。另外,下一步將要實施的稀土專用發票等措施也會進一步遏制出口走私的情況。

  針對稀土行業長期存在的私採濫挖和走私問題,近期相關部門的動作頻頻,並正在醞釀新一輪的整治“風暴”。5月8日,中國稀土行業協會與海關部門進行座談,海關非常重視稀土的走私問題,雙方商議應儘快建立起一套快速檢測的手段。7月18日,國家海關總署緝私局在蘭州召開“打擊稀土、硅鐵等資源性産品出口走私行動部署推進會。”國家海關總署緝私局副局長在推進會上表示,將加強從生産企業的源頭查起。

  馬榮璋表示,應該加強“條條塊塊”的結合,目前海關總署委託中鋼研旗下的安泰科技研發設計快速檢測儀已經成功,包括海關總署和工信部在內多個主管部門正在完善法律法規,依法打擊稀土黑色産業鏈和稀土走私,維護稀土生産和出口的正常秩序。

  不少專家們認為,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我國稀土産品已有400多種、1000多個規格,而且新産品不斷涌現,目前稀土出口稅號卻僅有50個左右,部分産品與出口稅號脫節,既無法滿足監管需要,又導致資源流失和走私現象,有關部門對此問題應予以重視和解決。此外,應完善海關檢驗技術手段和人才,加大對變相出口稀土産品的管理力度,加大走私打擊力度。建議以稀土含量折合稀土實物的方式,將稀土功能材料納入出口配額管理。第一,嚴格稀土産品出口資質審批和監管,開展稀土走私專項打擊活動。第二,同時,完善海關等部門的檢驗技術手段,對鐵合金等與稀土原料、合金等産品具有相似性的物品,出口時要加強監管和檢驗。(記者 楊燁 張彬 任會斌)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