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市場經濟煥發經濟發展紅利

2012-11-16 13:54     來源:財新網     編輯:范樂

  11月16日,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在“2012財新峰會:中國與世界”上表示,煥發經濟發展的紅利不是靠政府統制經濟,而是靠市場經濟。

  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動力在哪?吳曉靈指出,中國目前正處於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尚未完成的階段,轉變粗放的發展方式能夠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中國有後發的優勢和巨大的制度紅利,是一個有潛力的發展中國家。

  吳曉靈強調,煥發經濟發展的紅利不是靠政府統制經濟,而是靠市場經濟。尊重市場經濟的規律,(以往)促進了建國初期國民經濟的恢復,帶領中國走出上世紀60年代的三年經濟困難,開放的市場經濟也帶來中國今天的發展。

  十八大報告進一步明確了市場經濟的地位。吳曉靈表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重點是約束公權力。未來堅持多種所有制並存的經濟制度,重在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産權利。應該跳出公有和私有的爭論,公平地保護所有公民的合法財産權利。公民的財産聚集在一起,就是巨大的發展資本,讓社會資本在企業的治理中發揮更多的作用,而不是將國民經濟的發展拘泥于國有資本中。

  吳曉靈提出,中國應在以下四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順應民眾反腐倡廉和政治改革的訴求,把保障公民權利和讓權利在陽光下運作落到實處。保護公民對各層次、各領域事務的參與權,從預算公開、政務資訊公開入手,落實人民的監督權。

  二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這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其重點是約束公權力,落實行政許可法、行政訴訟法,從根本上解決行政無序擴張的問題。

  三是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産權利。中國要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應該重在合理界定國有經濟的邊界,探討多種所有制的實現形式。同時,要發展産權明晰的社會資本,並非堅持國有制才是公有制,要讓社會資本在社會治理結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是發展公有制的方向。毫不動搖地鼓勵和支援、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則應重在落實平等保護,清理過時的法規和政策文件。

  四是要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解決城鄉二元結構矛盾。重在讓農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落實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製。

  吳曉靈提出,中國有13億人的大市場,將經濟發展從投資拉動,轉向投資、對外貿易、國內消費三駕馬車的拉動,足以支撐中國未來的發展。民眾的期待蘊藏著巨大的制度紅利。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