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産品憑藉銀行的信譽和高於存款的收益,一直是國內穩健型投資者追捧的對象,但隨著經濟進入降息週期,理財産品收益率持續走低,風光是否已經不再?
而另一方面,近期外資銀行理財産品巨虧、消費者與銀行對簿公堂的案例一再發酵,理財市場亂象讓普通消費者“摸不著頭腦”,是否更加影響到消費者的信心?
帶著這兩個問題,記者走訪了多家銀行,對近期西安銀行理財市場一探究竟。
銀行理財仍是普通投資主力
“我買的理財産品明天到期,週五前資金能確定到賬嗎?”記者在某銀行採訪過程中,一位客戶詢問正在與記者交談的理財經理,焦急之情溢於言表。
“她肯定是想拿這筆錢買國債呢!”理財經理的解釋解開了記者的疑惑。原來,新一期電子式儲蓄國債6月10日即將發行,面對收益率高於理財産品1-2個點、風險更小的投資誘惑,消費者自然不可抗拒。
“雖然我們的收益率和安全性比不上國債,但銀行理財也有自己的優勢。”該理財經理向記者表示,近期發行的國債期限最短也要3年,雖然可以提前贖回,但是提前贖回的代價就是收益率大幅縮水,“而我們發行的保本型理財産品期限最長只有一年,年化收益近5%,短期理財的話,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很多消費者買理財産品已經養成習慣,到期就會自動購買類似的新産品,根本不需要我們特別推薦”,某資深理財經理向記者介紹,雖然出於銀行降息、理財收益降低的考慮,他們有時也會為有長期理財需求的客戶推薦定期存款,但大部分消費者仍會基於資金流動性和購買習慣的考慮繼續購買保本型理財産品。
亂象來自結構性理財産品
“理財産品其實就是一種金融工具,我們就是要教消費者怎樣利用這種工具。”一位理財經理在回答記者關於投資風險的提問時這樣回答。
作為金融工具,高收益自然潛藏高風險。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預期收益超過6%的理財産品幾乎全部為結構性的,掛鉤對象包括股票、外幣、黃金等,最高預期收益甚至能超過10%。
“我自己絕不會為普通消費者推薦結構性理財産品!”該經理坦言,很多理財産品的説明書甚至連從業多年的專業人士也不一定看得懂,如果向只看重收益但投資風險意識薄弱的普通消費者推薦相關産品,出現風險在所難免,“他們肯定也無法接受鉅額資金打水漂的現實”。
但業內人士表示,部分素質不高的從業人員為了拉攏客戶、提高個人收益,在推薦結構性理財産品時刻意回避風險的情況也屢見不鮮,這也是銀行理財市場亂象的直接根源所在。
“都是分業經營惹得禍”,西安郵電大學金融係副主任李鵬表示,目前銀行銷售的結構性理財産品基本都是代理基金、保險、證券等其他金融機構的産品,銷售人員對這些産品的設計和風險防範並不了解,在高額代理費的誘惑下大力向消費者推銷,這才是理財市場亂象的體制根源。
理財要與人生規劃相結合
“理財要與自己的人生規劃相結合,短期、中期、長期理財投資要結合,不同年齡段選擇不同風險等級的理財方式,還要合理購買保險,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理性理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多位理財經理不約而同地提到了理財規劃的重要性。
作為近年收益增長最快、動輒翻番的投資手段,房地産投資頗受國內投資者青睞,但多位理財師表示,他們並不推薦消費者盲目投資房地産,“跟買房等投資比較起來,理財顯得更具規劃性、更靈活、更有保障”。
長期關注銀行理財市場的李鵬也表示,跟國外金融消費者比起來,國內消費者的風險意識、規劃理財意識的提高並非一蹴而就的事,但作為銀行來説,“推出更多的好的理財産品、降低理財準入門檻,吸引更多消費者進入理財市場,才是實實在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