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市場人士認為,就當前來看,新興經濟體的增長風險仍舊是有增無減。隨著歐債危機的不斷惡化,新興經濟體早先強勁增長將成昨日黃花,其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以及貢獻率上升的趨勢可能也因此逆轉。
也有經濟學家指出,當前歐債危機不斷惡化,對於新興經濟體來説也可能是“危”“機”並存。因為在歐美經濟疲弱不振的大背景下,在拓寬並加深彼此之間的經濟金融合作方面,新興經濟體可能具有更多的共同利益和政治意願。
隨著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再度黑雲壓頂,新興經濟體增長放緩勢頭也持續蔓延。5月30日韓國央行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份韓國貿易順差下滑至9.704億美元,為今年1月以來最低水準。事實上,近一段時間以來,股市大幅下滑、資本外流、匯率走軟以及出口下降等諸多經濟增長的不良信號在新興經濟體中比比皆是。與3月高點相比,當前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已經大幅下滑17%。其中,金磚國家股市更是承受巨壓:同期巴西股指跌幅高達28%,俄羅斯為27%,印度為25%。相比而言,歐洲兩個被懷疑可能步希臘後塵的西班牙和義大利,同期股指跌幅也不過25%和20%。另外,在最近3個月中,巴西貨幣雷亞爾匯率跌幅甚至高達15%;而5月30日印度盧比對美元匯率也持續跌至1美元兌56盧比,接近歷史最低點。
這些表現不佳的經濟增長信號,繼續凸顯出新興經濟體增速下滑的窘境,並再度引發了國際機構以及投資者的擔憂。日前世界銀行在最新發佈的《東亞經濟半年報》中,將東亞地區GDP增長率預期估值從7.8%降至7.6%.不少市場人士認為,就當前來看,新興經濟體的增長風險仍舊是有增無減。隨著歐債危機的不斷惡化,新興經濟體早先強勁增長將成昨日黃花,其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以及貢獻率上升的趨勢可能也因此逆轉。
對此,本週在北京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花旗集團新興市場經濟首席經濟學家大衛。魯賓表示,儘管包括歐債危機在內的各種挑戰已經令新興經濟體增速放緩,但其在全球經濟中的相對份額以及相對貢獻率上升的勢頭不會出現明顯改變。“以中國為例,2010年中國對全球GDP增長的貢獻率是21%,如果我們預測今年中國出現8.1%增長是正確的話,中國對全球經濟貢獻率可能會上升到32%.”他如是説。另外,就當前的形勢來看,大衛。魯賓分析認為,總體而言新興經濟體當前存在兩大擔憂。第一個擔憂是指歐元區,例如希臘退出歐元區會不會帶來傳染性?這個傳染性到底會有多大?究竟會影響到哪些國家?具體來看,一旦希臘退出歐元區,其對新興經濟體經濟前景的衝擊將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是貿易,這部分東歐國家將遭到重創;其二是金融市場的傳染性;其三是市場偏好的變化可能令那些依賴外債的新興經濟體面臨巨大挑戰。第二個擔憂是中國經濟減速。
面對當前增速持續放緩的跡象,近來不少新興經濟體決策者相繼發出關注經濟增長以及或將持續加碼經濟刺激政策的信號。例如,在過去數月六度大幅降息的巴西,顯然並沒有打算終止經濟刺激舉措。巴西財長曼特加數天前表示,巴西正在為可能到來的歐洲經濟進一步惡化提前做準備,這些舉措的主要目的將是刺激經濟增長以及促進就業。而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日前也表示,近一段時間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出現了明顯的資本外流、匯率下跌態勢,新興市場國家如何保持增長成為緊迫的問題。
“短期來看,新興市場的決策者實際上能做的並不多。” 大衛。魯賓表示,主要來看存在兩大可能。一種可能性是減息。最近大宗商品價格下降,特別是國際油價大幅下跌,由此帶來通脹數據走軟,為減息提供一定空間。但是,由於市場風險偏好的變化,新興經濟體貨幣大幅貶值可能本身會抵消由於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帶來的通脹下行動能。從這個角度看,通脹跌幅將有限,新興經濟體減息的空間並不是很大。第二種可能是,如果在未來幾個月新興市場國家的決策者什麼都不做,類似于雷曼兄弟倒閉這樣的情形再度發生,那麼這些國家有可能為了穩定自己的經濟,推出類似像2008年末和2009年初的一些政策來刺激經濟。
然而,也有經濟學家指出,當前歐債危機不斷惡化,對於新興經濟體來説也可能是“危”“機”並存。因為在歐美經濟疲弱不振的大背景下,在拓寬並加深彼此之間的經濟金融合作方面,新興經濟體可能具有更多的共同利益和政治意願。據外電報道,韓國總統李明博近日表示,中韓自貿協定談判有可能在兩年內完成。而本月早些時候,中日韓和東盟共同表示,同意把“清邁倡議”貨幣互換規模擴大一倍至2400億美元,以加強區域金融安全體系,免受歐債危機波及。此外,中日韓同意動用各自外匯存底增加亞洲國家相互主權債券投資,並加強咨訊共用,維持區域金融市場穩定。
“亞洲新興經濟體之間的合作由來以久。”本週在北京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花旗集團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蔡真真表示,例如,過去亞洲新興經濟體在貿易方面按照生産線上下游的分工進行了諸多合作,均進展不錯且取得成功。亞洲經濟下一步會從製造業轉向投資。如果這個方向正確的話,未來亞洲新興經濟體之間的合作很可能是從貿易、生産鏈的合作轉向金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