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為何“獨寵”礦産能源企業貸款

2012-05-21 09: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范樂

  4月新增信貸縮至6818億元,大幅低於市場預期。多位銀行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新增信貸放緩,一方面由於商業銀行基於風險控制、利潤因素等主動調整了新的投放結構和速度;另一方面,在經濟下行預期愈發強烈的情況下,市場上符合銀行信貸準入標準的有效的貸款需求也不足。

  分析人士預計,今年下半年流動性會較為寬裕,銀行信貸的投放力度也會增大。而且,礦産能源、民生消費、戰略性新興産業等將成為商業銀行熱衷的信貸投放領域。

  銀行“苦尋”有效需求

  一位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授信管理部主管何新(化名)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需求乏力以及供給擴張受限仍是信貸難以顯著擴張的主要原因。“我們所説的需求,並不是單純指市場上的貸款需求,而是指符合銀行信貸準入標準的、增長動力較好的有效貸款需求,這部分需求目前比較缺乏。”

  何新稱,預計下半年信貸投放力度和節奏都會好于上半年,但由於國內外經濟下行壓力仍舊較大,銀行在投放信貸時,尤其對投放的領域會慎之又慎。包括對外貿出口、製造加工等相關企業的信貸投放,銀行會加強風險控制。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對解決實體經濟資金緊張的問題,存款準備金率下調的作用其實有限。不少銀行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目前信貸增速下滑很大程度上是銀行為了控制風險而主動為之,並非完全受流動性不足所限。今年4月下旬以來,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持續下行,也説明銀行流動性並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緊張。

  平安證券方面也指出,總體來看,貸款端主要的問題不在資金供給不足,而在資金需求不旺。需求不旺的原因,一方面是總需求的低迷,另一方面是資金成本依然較高,這兩方面使得企業盈利下降、資本回報率較低。在這一背景下,企業有去杠桿化的意願而不是增加杠桿。因此,如果總需求沒有明顯好轉、資金成本沒有明顯下行,貸款需求不會明顯好轉。從央行公佈的一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來看,儘管加權平均利率從去年年底的8.01%下降到7.61%,但主要是票據貼現利率下降所致,一般貸款的利率不但沒有下降,反而上升,從去年年底的7.8%上升至7.91%。一般貸款利率的上升體現了貨幣政策的滯後效應,去年實施的3次加息使得部分貸款在年初重新定價時才體現出來。

  能源礦産信貸成“香餑餑”

  某股份制商業銀行貸款客戶經理龔航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目前能源類、礦産類企業是各商業銀行最為青睞的放貸對象。

  龔航稱,能源、礦産等企業雖然也受宏觀經濟走勢影響,但是盈利能力、擔保抵押方面都有較好的保障,商業銀行承受的風險較低。相比之下,雖然監管部門一直都引導商業銀行在信貸投放方面多向中小、小微企業傾斜,但是基於盈利、風險等因素的考量,銀行還是傾向於放貸給一些大中型企業客戶。他還坦言,“其實很多煤礦企業都不缺錢,但是各銀行都希望貸款給他們,比如針對煤礦整合的貸款等。”

  何新也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證實,目能源類、民生消費類、戰略性新興産業等領域的確頗受各家商業銀行的青睞。但是,由於今年內外需動力相對不足,預計消費方面的信貸需求並不會有非常明顯的增長。他同時稱,目前中小企業貸款一直是商業銀行信貸結構調整的方向。

  與此同時,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相關的企業會越來越多受到關注,銀行人士指出,雖然當前新興産業規模還不是太大,但是業界對其抱有較大期望,也會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因為其一方面符合國家的産業結構升級導向,另一方面也符合商業銀行自身的業務拓展需求。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