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裏房屋被徵用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裕華村人成了失地農民。拿到補償款後,村民們男買轎車女買貂和金銀首飾。還有些人除給兒女各留下套房外,將其餘的補償房屋全部賣掉,到南方享福去了。一些有識之士認為,如果這些失地農民不學會理財,大把大把地花錢,就是給他一座金山,也有很快挖完的時候。
房屋被徵用了,土地沒有了,村裏人變成了城裏人,面對著嶄新樓房和數目可觀的補償款,村裏不少人覺得自己現在是“有錢人”。男人會開車的,當然要買高級轎車。女的呢,也不甘落後,穿貂皮,戴金銀首飾,極盡奢華。大家想的都是大把花錢的路數,很少有人慮及今後日子。
這也難怪,因為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可能有生以來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的錢。既然錢來得容易,所以花起來也就不太心疼了。現在在全國,像裕華村這樣的情況很是普遍。有些失地農民,甚至動用這些補償養命錢,或賭或嫖,導致最後血本無歸,基本生活都成了問題。
同為失地農民,有的得到補償款後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有些則因揮霍無度,變得一貧如洗,還有一部分人則通過自給自足過上了安穩的生活。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會不會理財恐怕是癥結之一。所以,幫助失地農民理財和教會他們理財,應該是當前城市化進程中要解決的當務之急之一。
一方面要教育他們,使他們認識到失去土地後的日子會與過去的日子大不相同,什麼都要花線,花錢的路數會很多很多,讓他們堅持勤儉持家的理念不變。另一方面要幫助他們學會理財。或給家人買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或引導他們投資那些風險小、見效快的項目,確保手裏的錢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等。只有這樣,這些失地農民,才能真正過上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社會也才能更加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