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公佈3月份CPI數據高達3.6%,由於大大超出預期,不少業內人士預計貨幣政策放鬆有可能再次落空。不過,隨著經濟增速放緩,市場資金面仍呈現出寬鬆的一面,受此影響,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由高走低,尤其是短期理財産品的收益下降最為明顯。不少注重資金安全性的投資人,開始轉向債券基金。
據金融界網站銀行理財産品週報的統計,今年以來,一個月期限的人民幣理財産品,1月份的平均年收益率為4.99%,2月份為4.82%,3月份則下降至4.30%。而建行廣東分行個金部的工作人員也表示,隨著監管要求的改變,目前銀行一個月以下的短期理財産品已經絕跡,而期限更長的産品目前的收益與債券型基金相比存在著一些差距,因此資金出現明顯的分流趨勢,轉向債券基金。天弘基金公司表示,該公司旗下的永利債券基金3月底規模已經超過7億元,而該基金在去年三季度末的規模僅有0.58億元。
債券基金成為市場上閒置資金競相追逐的“香餑餑”,背後是其收益的穩定提升,自去年四季度的債市慢牛行情以來,債券基金收益穩健增值效應開始顯現。據同花順統計,今年一季度,各類債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1.62%,年化收益率為6.5%,高於一月期的理財産品收益。另外,在總共230隻債券型基金中,有27隻基金今年一季度的收益率超過3%,即年化收益率有望超過12%。有90隻基金的收益率超過2%,即年化收益率有可能超過8%。
有基金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已經有基金公司看準了短期理財産品自銀行退出後的發展空間,正在積極著手準備推出介於貨幣基金與銀行理財産品之間的産品,令對流動性、安全性以及收益性有全面要求的客戶有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