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上線的銀行理財産品數量之多,産品期限、投資標的、預期收益率又各不相同,令投資者眼花繚亂,該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安全性又高的理財産品呢?
風險評估不可少
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産品時,首先要客觀真實地進行風險評估,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産品可以避免一定風險。“在選擇投資項目時,還應對産品説明書有所了解,根據收益率與風險的匹配程度決定是否進行投資。”交通銀行煙臺分行個金部理財經理呂道春告訴記者。
銀行理財≠保本收益
缺少投資經驗的投資者總是把銀行理財産品和保本收益劃等號。“銀行理財是不等於保本保收益的。投資者應看明白風險提示書,充分了解産品的風險,因為不同産品風險等級不同,回報收益率也有異。”呂道春説。
對於銀行理財産品收益該如何看,華夏銀行煙臺分行國際金融理財師趙軍向記者介紹道:“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要看産品的投資方向。投資方向決定理財産品的風險,而風險又影響了理財産品的收益。”
不同客戶不同需求
“對於有一定閒置資金、沒時間理財的客戶可以選擇基金,可以分散風險。投資經驗少,但有一定理財需求、風險承受能力比較低、流動性較高的客戶可以適當選擇銀行理財産品。”呂道春説,“而對於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客戶則可以考慮適當投資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