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利率”下銀行理財産品購買經 閒置資金可放長

2012-04-01 15:05     來源:手機看新聞     編輯:范樂

  自2012年一季度以來,銀行理財産品收益卻開始明顯縮水,年化收益的下調幅度達到0.3%-0.5%不等,産品數量也大大減少。這樣的“正利率”時代可以持續多久我們不得而知,那麼在當前的形勢下,投資者的資産配置應該作何調整呢?

  “正利率”下銀行理財産品購買經

  回顧2011,在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下,央行不斷利用利率、準備金率和窗口指導等多種手段調控市場的流動性,銀行流動性不斷收緊。從銀行應對考核要求來看,尤其是每逢季末、月末,銀行向市場推出大批高收益的理財産品;從客戶需求來看,通貨膨脹率不斷走高,“負利率”更加嚴重,此外房地産市場受到如限貸、限購政策的調控政策的影響,房地産投資渠道被掐斷,投資人希望借助於銀行理財産品達到戰勝通脹的效果。在供需兩方多方面影響下,2011年銀行理財産品無論是規模還是收益率都創下了新高。

  但自2012年一季度以來,銀行理財産品收益卻開始明顯縮水,年化收益的下調幅度達到0.3%-0.5%不等,産品數量也大大減少。由於央行2月末降低了存款準備金率,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也持續下調;同時,根據國家統計局3月9日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月份我國CPI同比上漲3.2%,由此,居民一年期實際存款利率在經歷了2年的負值後,首度由負轉正,市場也進入了“正利率”時代。銀行在理財産品的設計上,也會重新核算相關的收益。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後期不排除市場利率持續走低的情況,因此目前部分銀行推出的理財産品收益比前期低。如果CPI繼續走低,今後理財産品的收益率有可能更低。這其中以中短期産品影響最大,銀行發行的3個月以下期限的理財産品的收益率將可能告別5%以上的高收益區間。

  這樣的“正利率”時代可以持續多久我們不得而知,那麼在當前的形勢下,投資者的資産配置應該作何調整呢?

  閒置資金可放長

  在股市、房市霧裏看花的格局下,相對來説,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率相對比較穩定,所以對於風險偏好較保守的投資者來説,理財産品收益率雖然“看跌”,但目前依然是受歡迎品種。隨著投資者對理財産品的了解越來越深,加之近年來銀行,尤其是中資銀行對理財産品的風險把控較好,理財産品也是一種較為穩妥的投資渠道。因此,如果既想保證資金安全又想打敗通脹,建議配置一些銀行理財産品。

  如上所述,今年上半年市場的降息預期還是比較強烈的,投資者需要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配置不同期限的理財産品,對於投資者的閒置資金,比較安全的做法就是適當配置中長期理財品種。

  適當試水貨幣型基金

  在中、長期理財産品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消費者可以考慮購買貨幣基金。貨幣型基金主要投向高流動性的貨幣市場工具,包括政府公債、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商業本票、銀行承兌匯票等,風險相對較小。它的特點有允許隨時贖回,流動性好,而且按月分紅。近幾週來的7日年平均收益率都在5%左右浮動,有時比短期理財産品還高。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