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CPI漲幅2月份回落至3.2%,低於眼下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5%的水準,這意味著已經持續兩年多之久的“負利率時代”宣告終結。
一石激起千層浪。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銀行理財産品已經開始出現風吹草動,不但短期理財産品鮮見蹤影,其平均收益水準也呈現下滑趨勢。如此,普通老百姓在高通脹時期養成的理財習慣、投資思路,也應適時修正才好。
□本報記者 王爽
理財産品收益“集體跳水”
伴隨著負利率時代結束,不少精明的投資者發現,最近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開始“縮水”了。據金融界網站統計顯示,較上月,理財産品的收益率平均下滑了至少0.2%,而短期理財産品下跌得最為明顯。
3月28日,記者走訪泉城多家銀行網點發現,市面上3—6個月期限的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普遍在4.5%左右,而去年同類産品基本在5%以上。此外,一個月期限的保本型産品的年化收益率則更低,普遍跌至4%左右。
記者看到,中國銀行一款理財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4.2%,較上個月低了0.2%—0.3%。招行將其7天滾動型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從4%下調至3.5%;工行3個月期限理財産品,也從預期年化收益的5%下調4.55%,並創下該期限産品今年的最低收益率。
交通銀行山東省分行個金部經理王沛沛告訴記者,央行罕見11周停發央票,同時兩次下調了存款準備金率,都讓市場讀出了流動性放鬆的信號。在流動性放鬆的背景下,銀行間市場資金充裕,導致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大幅下挫。隨著同業拆借市場利率的下降,導致與貨幣市場高度相關的資産收益率也在下降。如交通銀行發行的理財産品投資標的是貨幣市場、同業存款或國債等,收益率雖然降低了但非常穩健。
此外,進入“正利率”時代,定期存款的投資價值開始凸現出來。王沛沛説,如果投資者手中有長期不用的閒錢,可以存2年至3年定期存款,因為目前利率是高位,如三年定期存款有5%的收益。
長期理財産品再受追捧
CPI下降、貿易逆差加劇、新增貸款走低、歐債危機影響未除……經濟形勢內憂外患,也引發了理財産品市場的新變化。
記者走訪泉城各大銀行時發現,去年紅極一時的短期理財産品已有所降溫,半年期以上的中長期理財産品正受到更多客戶青睞。濟南市民蔣女士去年一直購買浦發銀行期限在三個月內的保本型短期理財産品,但現在她決定配置一款半年期、最高年化收益率5.4%的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産品。
對此,王沛沛説,投資者普遍預測未來理財産品收益還可能進一步下滑,所以儘快鎖定期限稍長一點的産品,以獲得較高的收益。此外,投資短期理財産品在收益日前後都會有幾天“閒置期”,攤薄了産品的實際收益率;因此如果不是隨時用錢,一般來説投資中長期理財産品更划算。
據普益財富統計,受市場需求影響,2月份以來,長期理財産品佔新發理財産品比重已有所上升。2月27日至3月2日一週,新發行的理財産品中,半年至1年期産品數量佔比較前一週增加了3.72%。3月5日至9日一週,半年至1年期産品市場佔比增加0.24%,1年期以上産品市場佔比增加0.33%。
工行大觀園支行高級理財師邢偉建議,在中、長期理財産品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消費者可以考慮購買貨幣基金,其主要投向高流動性的貨幣市場工具,包括政府公債、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商業本票、銀行承兌匯票等,風險相對較小。“投資貨幣基金允許隨時贖回,流動性好,而且按月分紅,有的年化收益率比短期理財産品還高。目前很多理財産品的投向也包括貨幣基金,投資者不如直接投資貨幣基金。”
理財産品颳起“另類風”
由於股票、基金市場一直低迷,近一段時期,各家銀行在理財産品的掛鉤標的物上不斷創新,如紅酒、白酒、普洱茶、小麥、藝術品,甚至有投資于“二氧化碳排放權”和“全球水資源指數”等標的的理財産品……銀行理財市場颳起一股“另類風”。
中國銀行日前推出定向投資于一款五糧液酒的理財産品,收益頗為豐厚,但起售門檻較高。另外,工商銀行最近也推出一款最高收益可達8%的酒類理財産品,其募集規模為20億元,受到很多投資者的追捧。有業內人士指出,另類理財以及高端理財將“接棒”短期理財産品,成為今年銀行理財業務的新亮點。
事實上,如同所有的投資一樣,選擇另類理財也許會帶來不俗收益,但這類産品同樣蘊藏著風險。興業銀行相關理財專家提醒説:“投資者不應只是盲目追求新奇,也應注意理財産品設計條款,選擇適合自己承受能力的産品。另外,選擇另類理財産品的投資者,多少要對於此類産品的標的有一定的了解,最好很熟悉,因為此類産品到期後,有時會出現直接兌付標的物的情況,比如這類産品的標的為高檔白酒,那麼到期後,投資者將會拿到相應的白酒産品,這樣其實存在一種相應的預期風險。”
該理財專家還建議,鋻於目前的經濟形勢、另類理財産品的發展狀況和國際成熟投資市場投資者的做法,投資者對此類投資最多不要超過總配置的10%。此外,還應看其産品設計,其中是否有銀行相應的彌補保障機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