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貨幣供應量增速明顯放緩是何原因?實體經濟是否受此影響?央行相關負責人昨日表示,6月份貨幣增速放緩的直接原因是存款同比少增,我國銀行體系流動性是充裕的,並稱6月份貨幣市場利率的波動是一種短期現象,不會直接影響實體經濟。
貨幣供應量增速符合預期
最新數據顯示,6月末,M2(廣義貨幣供應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4%,較5月末大幅下降1.8個百分點,但仍分別高於上年末和上年同期0.2個和0.4個百分點。有分析稱,經濟下滑的貨幣基礎已經形成,預計年內經濟活力偏弱。
M2指標代表著市場流動性,該指標的下降,被市場認為是顯示出了央行流動性調控的意圖。
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6月份貨幣增速放緩的直接原因是存款同比少增,主要是隨著相關金融管理政策出臺,特別是中下旬加大了調整資産負債結構的力度,適度調整了月初過快的信貸投放節奏,同業運用渠道有較大幅度的收縮,減少了存款派生。加之上年同期基數相對較高,對貨幣增速也有一些影響。此外財政存款同比減少較多,由此也相應地少增了一部分存款。
對於貨幣供應量的減速增長,央行持肯定態度。該負責人表示,總體來看,6月M2增速放緩符合宏觀調控的預期和穩健貨幣政策的要求,也更趨近於年初確定的13%的預期增長目標。央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數量、價格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總量平穩適度增長。
市場利率波動是短期現象
在央行的嚴格監管下,6月份貨幣市場利率一度出現大幅波動,全月拆借和回購平均利率分別上升至6.58%和6.82%,部分金融機構出現資金緊張情況。
央行人士稱,6月份貨幣市場利率的短期波動有多種原因,既有與美國退出QE預期等帶來的外匯市場變化的影響,也有節日現金投放、補繳準備金、稅收清繳等時點性因素的影響,既有金融機構在流動性風險控制和資産負債管理方面的不足,也有外部“唱空”中國的噪音引起的市場預期變化等情緒性因素,還有監管政策集中出臺的疊加影響。
在一輪資金緊張風波過後,市場擔心銀行將資金危機轉嫁于實體經濟,事實上銀行已經出現了惜貸現象。對此,央行人士表示,6月份貨幣市場利率的波動是一種短期現象,不會直接影響實體經濟。央行再次重申,總體上看,我國銀行體系流動性是充裕的,6月末金融機構超額準備金率為2.1%,超額準備金餘額達到2萬億元,而通常保持在1萬億元左右就比較充足。
央行已經連續3周公開市場零操作,以及時點性、情緒性因素的逐步消除,貨幣市場已恢復平穩運作。截至7月12日,隔夜拆借和回購利率已分別回落至3.32%和3.29%。蘇曼麗
■ 相關新聞
存貸規模雙雙“減速”
往年6月存款、貸款規模大幅飆升的情況今年發生變化。央行7月12日公佈的數據顯示,6月的新增貸款規模為8605億元,同比少增593億元。當月人民幣存款規模同比也大幅減少,6月人民幣存款增加1.6萬億元,同比少增近1.26萬億元。分析稱,6月份是銀行喜歡衝存款的月份,在央行的調控後恢復平穩的水準。(蘇曼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