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退出:歐元區不可承受之痛

2012-05-22 11:31     來源:金融時報     編輯:范樂

  希臘違約可能帶來的經濟上的成本還僅僅是最基本層面的,人們更害怕的是希臘事件引發市場對歐元貨幣乃至整個歐盟體制的不信任,即“歐盟成員國身份並非永久有效”。

  儘管一再傳出有關歐盟考慮允許希臘退出的傳言,也不時有歐盟官員表態稱希臘退出風險可控,然而,當希臘退出真的不再那麼遙不可及的時候,留住希臘的聲音也變得越來越清晰。在本月19日剛剛結束的八國峰會上,與會各國領導人合力發聲,敦促希臘及相關各方採取一切可能措施確保歐元區的完整存續,提出在解決歐債危機的過程中平衡考慮財政紀律與經濟增長。

  瑞銀特約首席經濟學家汪濤本月21日在與本報記者連線時稱,希臘困局背後折射出的是歐元區當前面臨著的重大抉擇。眼下,歐元區“向前走”繼續一體化所需要的政治變革幾乎無法想像,而“向後走”不再堅持一體化則會導致歐元區分裂,而且很可能讓歐元區金融和經濟體系陷入混亂。“(希臘)退出歐元區光是靜態成本就令人瞠目,而銀行擠兌之類的動態成本更是無法想像。”她表示。“對於歐元區各國而言,問題已經不再局限于問題國家的財政層面和流動性層面,債權國在經濟和政治方面可能也要做出相應讓步,分擔必要責任。”瑞銀歐洲宏觀研究團隊認為,考慮到希臘退出可能帶來的非理性風險,當前希臘問題最有可能的解決出路是“三駕馬車”與希臘各讓一步,即允許希臘留在歐元區,但後者需進一步重組債務。

  “留住希臘”呼聲高漲

  伴 隨希臘退出風險的不斷升級,進入本月以來,歐元對美元匯率累計跌幅已達3.5%,全球股市亦已蒸發近4萬億美元市值。投資者用實際行動告訴政治家們,儘管歐洲官員一再表明希臘退出影響有限,但沒有人真正知道希臘退出的後果,也沒有人知道一旦希臘退出,像西班牙、義大利這樣“太大以至於不能不救”的歐元區大國以及歐元區銀行體系會在多短的時間內受到影響。

  歐洲改革中心首席經濟學家西蒙蒂爾福德表示,認為希臘退出是一次歐元區內部的“門戶清理”而不會導致系統性風險蔓延的人其實是在掩耳盜鈴。“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問題國家國債收益率大幅上升,一些國家出現資本外逃,而有16家銀行遭穆迪降級的西班牙銀行體系則面臨著危機全面爆發的風險。”他説。位於布魯塞爾的經濟政策研究智庫布勒哲爾國際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尼古拉斯維倫亦表示,希臘退出應全力避免,因為這不僅僅對於希臘自身,對於整個歐元區乃至世界經濟都具有極大“破壞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説,眼下歐元區正在經歷的是一場道德與經濟理念之間的典型碰撞。”他説。“這就好比你的鄰居一再在自家院子裏點火,顯然這令人氣憤不已。但是如果你知道他的大火會燒到你家的房頂,那麼你仍然要壓住怒氣去幫他滅火。”

  德國國際與安全事務歐盟專家丹尼拉施瓦澤爾則認為,希臘違約可能帶來的經濟上的成本還僅僅是最基本層面的,人們更害怕的是希臘事件引發市場對歐元貨幣乃至整個歐盟體制的不信任,即“歐盟成員國身份並非永久有效”。“一旦打破這一禁令,人們將看到嚴重的風險傳染效應,這包括債市收益率呈現不可持續的上揚,西班牙、葡萄牙和義大利出現更多銀行擠兌以及除希臘以外更多地區的社會和政治動蕩。

  希臘退出成本高昂

  無論是來自八國峰會的領導人呼聲,還是來自學者的警醒之言,其背後都是希臘退出可能帶來的不可接受的高昂成本。

  汪濤認為,希臘退出歐元區將直接導致貨幣大幅貶值,其主權債務將不得不違約。從歷史經驗看,希臘的新貨幣至少要貶值50%。由於希臘的公共部門債務按歐元計價,這意味著即使不考慮退出對GDP造成的衝擊,希臘的債務負擔也會翻倍,而債務重組規模擴大,外國債權人蒙受的損失將會倍增。因此,瑞銀估算原先1/3的債務削減現在需要擴大到2/3,成本則由606億歐元增加到1213億歐元;原先1/2的債務削減現在需要擴大到3/4,成本由910億歐元增加到1364億歐元。

  相比于債務重組帶來的成本,更大的風險來自於銀行擠兌。一旦希臘真的退出且新貨幣貶值50%以上時,歐元區其他國家的儲戶很明顯將會擔心他們的存款,屆時極有可能爆發銀行擠兌。事實上,希臘銀行目前已出現存款流失現象,希臘央行行長已經向總統提示風險。“在歐元區整體存款擔保制度缺失的情況下,擠兌傳導到其他國家(如葡萄牙、愛爾蘭、西班牙甚至義大利)的情況隨時有可能發生。”汪濤表示。“事實上,即便歐元區整體存款擔保制度被迅速建立起來,這恐怕也無濟於事,因為退出歐元區的國家最需要保護,但該制度只能保護歐元區成員國。”瑞銀認為,雖然銀行可以向歐洲央行求援,補充所流失的資金而存活下來,但整個經濟體系的信貸供給還是不可避免地會遭受致命打擊。

  債務重組或為理性選擇

  自本月初希臘大選後得票最多的三個政黨組閣嘗試均告失敗以後,目前得票第二的希臘激進左翼聯盟極有可能在預定於下月17日舉行的大選中晉陞為第一大黨,進而組成由其主導的反對援助方案及財政緊縮的左翼政黨聯合政府。該黨派的主要主張“第三條路”(即希臘可以在拒絕接受救援方案和繼續緊縮的情況下留在歐元區)是助其贏得民心的主要利器。不過汪濤認為,“第三條路”的可行性值得質疑。

  對於債權國而言,如果大幅放寬財政緊縮條款或撤回對希臘的要求,則需要歐洲發放更大規模的貸款來填補希臘的預算赤字,甚至大規模的轉移支付,而債權國並無任何意願向希臘提供更多資金;對於希臘而言,雖然這些措施能減輕希臘受到的衝擊,從而能在政治層面上讓希臘留在歐元區以及歐盟,但這些措施本身仍然無法阻止希臘人的生活條件變差,因為他們目前的生活水準仍沒有可持續性。而且這種情況下歐元區實際上將成為希臘的監護人,希臘將喪失相當程度的主權,而這不是希臘願意看到的。

  “在這種背景下,希臘和‘三駕馬車’各讓一步似乎是最有可能的理性結局。”汪濤説。“即希臘留在歐元區,但需進一步重組債務。”對於“三駕馬車”而言,在條款執行期限上做一些讓步似乎還有商量的餘地;對於希臘而言,未來左翼政黨上臺後,可以選擇改變選舉時的激進立場,採取更務實的態度處理財政緊縮和與“三駕馬車”的關係。那麼,進一步債務重組的成本有多大?瑞銀歐洲宏觀團隊認為,歐洲對希臘債務的總頭寸為1819億歐元(雙邊貸款529億歐元,歐洲央行SMP550億歐元,EFSF撥款740億歐元),佔希臘全部債務的66%(除此以外IMF佔了8%的頭寸,私人部門持有剩下的26%)。因此任何進一步的債務重組都意味著這部分公共部門頭寸難以倖免。瑞銀估算1/3的債務削減意味著606億歐元的成本,1/2的債務削減意味著910億歐元的成本,分別佔歐元區GDP的0.5%和0.7%。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