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4-5港元/股較合理
中投顧問金融行業研究員邊曉瑜對記者表示,“港幣和人民幣匯率也是影響定價機制及價差的重要因素。僅從光大銀行當前在A股市場的表現來看,4港元/股-5港元/股的定價或許能受到中小股東的青睞。”
光大銀行正在為第三次H股上市積極“備戰”。
“近期不少大的IPO項目開始重啟”,一位業內人士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如此評價,港股市場融資環境的改觀在一定程度上為IPO項目增長了信心。
光大銀行董事長唐雙寧日前表示,光大銀行發行H股的有關事項將很快提交董事會及股東大會審議,並開始履行審批程式。受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光大銀行不得不在去年9月份選擇暫停H股上市工作。
雖然光大銀行H股的上市還未成功,但光大銀行在境外的第一家分行——香港分行已經正式開業。本報記者多方打探,引述一位熟絡光大銀行H股上市承銷團隊的投行人士的話——光大銀行已經重新遞交了上市排期申請表,H股上市工作目前正在推進,有望于9月或10月實現掛牌。
迫切上市或因資金壓力
中投顧問金融行業研究員邊曉瑜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之前光大銀行曾多次想要登陸港股市場,但終因市場環境較差、融資金額過高、財務指標不良、信用卡負面消息等諸多不良因素而擱淺。如今整個港股市場的融資環境有大幅改觀,光大銀行自身在經營管理、財務報表等各方面有很大改觀,今年上市成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011年年初,光大銀行開始啟動H股上市,市場一直對此頗為關注,但幾經波折,該行一直遲遲未能成功登陸H股。
今年已是該行宣佈進行H股IPO計劃以來的第三個年頭。由於該行去年的IPO工作受到外部市場環境惡化的影響被迫中止,很多投資者對重啟H股上市心存疑慮。
光大銀行董事長唐雙寧曾公開表示,“光大銀行能否在H股上市主要看市場窗口,相關工作正在繼續推進,條件都夠了,就是市場窗口不好。”按照唐雙寧的説法,光大銀行目前一切準備就緒,只欠東風。
平安證券曾在光大銀行一季報點評中指出,光大銀行拔備力度不足,資金狀況需要H股IPO儘快完成來補充。
唐雙寧也公開表示,“目前技術環節都已解決,但審批程式還有很多關,希望週期越短越好。”
平安證券分析稱,光大銀行今年一季度應收款項類投資餘額環比增長20.3%,佔總資産比重進一步上升至13.0%(2012年年末佔比11.5%),隨著銀監會8號文在一季度末出臺,預計光大銀行從二季度開始將面臨資産結構調整的壓力。
分析人士認為,光大銀行一季度7.53%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已是銀行板塊最低,9.90%的資本充足率僅略高於在新規下200億元轉債不能計入附屬資本的民生銀行(9.87%),光大銀行當前的資本狀況迫切需要其H股IPO儘快完成,否則將對其信貸額度、網點擴張等一系列問題産生實質性負面影響。
除了這些因素之外,還有個問題讓光大銀行很“糾結”,那就是發行價。
遭遇定價難題
光大銀行去年H股IPO工作最終折戟,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海外投資者對光大銀行的發行價不認同,為了增強光大銀行股票的吸引力,該行今年煞費苦心地做出了多項重要財務安排。
光大銀行去年233.4億元凈利潤中只拿出23.4億元進行現金分紅,當年現金分紅率僅為10%;而光大銀行此前于2011年5月19日曾公開承諾,2011年-2013年每年現金分紅率不低於30%。不僅如此,光大銀行還打算把完成2012年度利潤分配後直至H股IPO成功之前的滾存利潤,由新老股東共同享有。
管理上市工作的副行長林立認為,H股發行能不能成功主要在於定價。2012年,光大銀行就已經和基石投資者達成了一些認購意向,認購比率超過了50%,但由於市場行情不好,銀行股估值普遍偏低,為了維護老股東的利益,所以被迫暫停了發行計劃。
對於此次即將重啟的H股上市,小股東更關心的是,光大銀行H股發行會不會損害他們的利益。
若以A股價格在H股市場發行,香港的投資者不一定買賬,若低於A股價格發行,本來就處於低位的價格一再降低,會影響A股股東的利益。
光大銀行行長郭友坦言,“去H股上市其實並不難,難的就是一個合理但又不損害A股股東利益的價格,所以我們需要等待一個好的時間窗口。”
之前,光大銀行曾披露H股上市的規模將為不超過120億股。不過,目前,資本市場的低迷讓大家對H股發行規模也比較擔憂。
“港股市場和A股市場之間有很大差異,同一公司即便選擇A+H上市模式,其股價在兩個市場中的表現也不一定相同。一方面,這跟港股市場和A股市場的成熟度、融資能力、整體環境有很大關聯;另一方面,港幣和人民幣匯率也是影響定價機制及價差的重要因素。僅從光大銀行當前在A股市場的表現來看,4港元/股-5港元/股的定價或許能受到中小股東的青睞”,邊曉瑜對記者表示。
多家城商行轉戰港股IPO
除了光大銀行外,不少在A股市場苦等IPO開閘的城商行已經紛紛轉戰港股市場。
在拓展客戶方式的選擇上,銀行根據自身情況各有側重。總體來看,中資行更加依賴於營業網點,在原有客戶資源中發展客戶,而外資行更多的從外部拓展客戶。
雖然多數銀行將資産在800萬人民幣或100萬美元以上客戶定位為私人銀行客戶,但在客戶拓展中並不死守著數字限制。“富人肯定不會只在一家銀行擁有金融資産,若某個客戶在我行有超過四五百萬的存款,也被列為潛在的私行客戶進行開發。”一位客戶經理告訴記者。
“我們不僅要讓客戶經理與客戶建立友誼,還要讓客戶之間通過相同的興趣愛好成為朋友”,上述客戶經理告訴記者,“不要小看了客戶間的交流,在一個圈子裏需求是共通的,一位客戶往往會把他認為滿意的一項服務推薦給其他客戶。一場親子活動,一次定制旅遊,也許就能促成幾樁業務。” (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