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告急“劉易斯拐點”

2013-03-18 13:16     來源:《瞭望東方週刊》     編輯:范樂

  金融危機以來,我國中小企業一直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招工難、用工成本高、生産經營壓力大等問題。此背景下,對於利潤微薄的中小企業而言,用工成本的大幅提升直接威脅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抑制企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劉易斯拐點”對中小企業的影響越來越明顯。

  “劉易斯拐點”的主要特徵是農村剩餘勞動力基本完成轉移,城鎮農村勞動力工資水準逐漸上漲。也即,當勞動力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的交點越過“劉易斯拐點”之後,現代部門如果繼續吸收新的勞動力,工資水準就要隨之提升。為此,應從工業化進程的大背景入手,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順利完成轉型升級任務。

  近幾年,我國農民工總量雖不斷增加,但離開本地外出打工的農民工數量佔比則明顯下降。同時,農村剩餘勞動力供應的年齡結構正在變化。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11年我國農民工調查監測報告》顯示,我國40歲以上農民工所佔比重逐年上升,由2008年的30.0%上升到2011年的38.3%,平均年齡也由34歲上升到36歲。這表明適齡或新就業農民工的數量在逐漸減少,説明農民工“無限供給”的狀況正在改變。

  與此相伴,中小企業正面臨著勞動力成本大幅上升的局面。“十一五”期間,各地不斷提高最低工資標準,2010年至2012年各省市最低工資平均上調幅度為25.2%。金融危機以來,中小企業用工成本上升幅度均在20%左右。據統計,2011年外出農民工月均收入為2049元,已接近大學生初職的工資水準。

  可以説,“劉易斯拐點”的到來直接導致勞動要素投入的相對成本大幅提升,企業必須尋求替代生産要素,熨平“劉易斯拐點”帶來的成本波動。與大型企業相比,我國存在著大量以勞動力為主要投入要素的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一旦勞動力供給出現緊缺,勢必帶動工人工資大幅上漲,導致企業生産成本壓力劇增,對於利潤微薄的中小企業而言更是不堪重負。據調查,國內中小企業,特別是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的人工成本約佔其總成本的30%,而其行業平均利潤率僅為3%~5%,勞動力成本上升20%,相當於擠佔了其一半以上的利潤,甚至造成企業大面積虧損,致使企業關門倒閉。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