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經濟復蘇尚未穩固 “退市”時機尚未成熟

2009-11-12 08:59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肖燕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中國證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11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儘管中國經濟率先於其他經濟體觸底反彈,但目前談經濟刺激措施“退出”還言之過早,實體經濟的反彈後勁需要時間觀察。近期來看,中國市場會受到海外經濟體不斷退出之聲的影響,股市可能出現震蕩波動。未來幾個月她還是看多A股市場,認為在2010年一季度A股值得期待。

  各國“退市”不會一蹴而就

  她表示,全球範圍內的“退市”不會一蹴而就,由於各國自身情況不同,目標不同,在治理金融危機時對本國的影響不同,因此在退出的時間與方式選擇上,會存在明顯差別。

  歐美國家是本次金融危機的發源地,其救助手段主要針對金融機構,因此救助及刺激方案的退出可能根據拯救對象現有情況的不同,分步驟、有針對性地撤出其支援性政策。

  對於像澳大利亞這樣受金融危機牽連較輕的國家,其政府的強力刺激措施及中國大量的大眾商品進口已有效解除經濟危機。當地經濟復蘇,投資品價格開始飆升,刺激措施如果持續過久,有可能形成新的經濟泡沫,造成新一輪的危機。針對這樣的情況,採取類似加息的舉措是不錯的一種選擇。目前著手退出寬鬆貨幣政策的國家,主要是在金融海嘯中受傷較輕或經濟復蘇步伐較快的國家。如澳大利亞,過去一年多,國內生産總值(GDP)環比僅一個季度為負,基本可以説並未陷入嚴重衰退;後者如印度,政府預估,截至2010年3月的財政年度,印度經濟增長幅度將達6.5%-6.75%。

  雖然當前中國經濟表現好于年初預期,但不確定性仍然較多,因此在當前經濟企穩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的前提下,貨幣政策仍要堅持適度寬鬆的取向,保持銀行體系有較為充足的流動性,引導貨幣信貸合理增長。雖然市場有通脹跡象出現,但這在經濟復蘇時期是一種普遍現象,與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的通脹在本質上不同,風險也不能相提並論。因此中國今年內上調利息的可能性非常低。

  因為中國的救市方案與美國及歐洲市場不同,救市資金並不像歐美那樣,花在金融體系之內去挽救受到大批有毒資産侵襲的銀行體系,而是主要投放于基建以及加速行業整合的領域。中國目前難言“退出”的另一層原因是,雖然房地産市場和股市已經先行出現反彈,但是實體經濟的反彈後勁如何尚需觀察。

  新興市場短期震蕩後機會多

  李晶表示,當初各國央行“入市”的初衷是為了提供流動性,提升信心及穩定市場。應該説現在市場的流動性問題已經初步解決,那各國央行逐步回收流動性應該是一個大趨勢。經濟復蘇應該更多從“特殊時期”的流動性角度考慮,逐步向“一般時期”的企業盈利、就業率及進出口等角度考慮。

 

  李晶估計新興國家會快於發達國家退出寬鬆的貨幣政策,屆時會對資産市場有一定的短期負面影響。從今年三月以來,投資市場信心漸漸恢復,各國的低利率政策促使信貸增長和較高的資産估值。由於新興市場經濟復蘇速度較快,資金流入量也相對比發達國家多,使股市和樓市價格大漲。貨幣政策收緊會對企業盈利前景有一定的影響,促使投資者重新調配資産。這一過程有可能帶來一輪短暫的價格調整,但從長期而言,新興國家較高的經濟增長前景會帶來比成熟市場更好的長遠投資機會。

  對於近期中國股市的表現,李晶認為,短期內中國市場會受到海外經濟體不斷退出之聲的影響,股市可能出現震蕩波動。但是不斷改善的企業盈利基本面、逐漸明顯的宏觀經濟復蘇信號、依然充裕的市場流動性和日益活躍的民間投資奠定了此輪以維穩為基調的A股長期上漲趨勢。未來幾個月還是看多中國A股市場,她認為在2010年一季度A股值得期待。 記者 朱茵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