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商銀行日前在其官方網站上發佈公告稱,將調整23項個人金融業務的收費標準,涉及個人客戶的匯款、異地存取款、資信證明、綜合對帳單、外匯匯款等。其中,有20項收費標准將上調,平均漲幅超過100%。與詳盡的收費標準上調清單相比,關於此次漲價的理由,則只有簡單的一句話:“為顧客提供更為優惠、優質的服務。”
很難想像,就這樣一句簡簡單單、毫無實際內容、讓人怎麼看都像是“空頭支票”的服務承諾,能讓廣大工行顧客就此接受收費價格翻一番的現實。看看網上,網友們對工行這一舉措的強烈反應,便可知道工行的決策者們顯然太低估了群眾的智慧。當民眾紛紛質疑工行單方面制定“霸王條款”,想漲就漲,霸氣十足,是“店大欺客”的壟斷作風時,這一幕是不是決策者當初就預料到的呢?還是真的像有些網友調侃的那樣,工行的英文簡寫“ICBC”,以後可以解讀成“愛存不存”,因為看上去工行方面並不太在意這些意見,大有存不存在你,漲不漲由我的那種不差錢的神氣。
其實,人們並沒有,也不會天真地指望銀行會提供免費的午餐。可關鍵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銀行收費沒什麼不可以,可亂收費,甚至是以提高服務品質為理由閉著眼收費,就讓人打心眼裏不舒服。這裡有兩個邏輯關係,還請銀行的各位老總們理理清楚。首先,提高服務品質與提高收費標準並不是一個等式,很多時候,銀行的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只要再細心一點,工作時再人性化一點,現有的服務水準完全能再上一層樓。如果相反的話,哪怕顧客掏再多的錢,也只能是熱屁股貼冷面孔,碰一鼻子灰。其次,既然提高收費是為了提升服務品質,那麼是不是也應該像公佈漲價清單那樣,公佈一份服務提升清單,讓顧客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的錢到底花在了哪,也好落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美好結局。
説到底,公眾最擔心的是,此番漲價最終沒有將銀行的優質服務喚出來,反而讓銀行再次以提高服務之名,行漲價之實。如果真是這樣,那只能是中國消費者的悲哀,因為到那一刻,消費者最後的武器———“用腳投票”也已經失靈,各大銀行步調一致的行動,讓他們只剩下跺跺腳,罵罵娘的勇氣。希望這一天不會出現。(王志彥)
聲明: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