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天府”匯聚全球目光

2015-11-18 10:06: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5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暨第十屆中國-歐盟投資貿易科技合作洽談會開幕。

  2015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暨第十屆中國-歐盟投資貿易科技合作洽談會開幕。張全能攝

峰會上,外國嘉賓就創新創業熱烈探討。

資料圖片

圖為2015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互動體驗現場。

圖為2015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互動體驗現場。資料圖片

全球創新創業成都共識圓桌會現場,與會嘉賓正積極發言。

全球創新創業成都共識圓桌會現場,與會嘉賓正積極發言。資料圖片

  “創新創業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創新創業是跨越國界的共同語言;創新創業是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載體……”859個字,凝聚的是來自30多個國家、數十家高校院所、數百家創新創業企業的《全球創新創業成都共識》。

  11月9日至11日,為期三天的全國首個全球性創新創業交易會,讓成都再次收穫全球關注。作為“創業天府”,成都不僅做好自己,從“蓉”出發,更是廣開大門迎賓客,讓世界聚焦成都的創新創業,與世界共用這一人類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

  與世界各國共謀創業合作“我們從這次會議上收穫的重要資訊就是合作。如果各國之間進行合作的話,將把很多出色的人才聚集在一起,隨之而來的是更多更好的技術。”2015年11月10日,全球創新創業成都共識圓桌會,美國摩根山市副市長瑪麗蓮裏布思在會上這樣談到。

  科技部火炬中心、成都高新區、北京中關村、法國索菲亞科技園、俄羅斯創新技術中心聯盟、歐洲創業與創新聯盟……在這個創新“無國界”、創業“無時差”的圓桌會上,來自全球的創新創業領袖、代表及相關負責人圍繞“開放創新共用發展”的主題,縱論如何構建跨區域全球對話的機制,如何搭建開放共贏平臺,力促全球資源“抱團”,發揮放大效應。

  談合作,讓全球創新創業飛速發展。這對於日益走向開放的成都而言是不可缺失的機遇。只有合作,成都的創新創業之路才能有新的發展,才能越走越寬。會上,以色列海法市政府戰略規劃與研究部部長加利特蘭德、法國蒙彼利埃地中海大區副主席、聖丹尼斯市市長白藝峰都提出,他們所在的城市都願意與成都深化交流,促成創新創業方面的合作。

  “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與中國‘雙創’戰略不謀而合,中歐雙方在創新方面有非常廣泛的合作領域。而創交會的平臺,讓我們能更好地走進成都的創新創業。”作為歐洲規模最大的科技園——法國索菲亞科技園的CEO,菲利普馬利亞尼在圓桌會現場拋出了合作的“橄欖枝”,“我們造訪了成都高新區等地,期待我們的團隊能為成都的創業項目服務,這裡有很多具有全球化基礎的科研。”

  不僅如此,德國慕尼黑工業中心創新創業部部長嘉比瑞拉波默爾介紹了德國的做法:“我們推出了企業初創成功計劃,為初創公司一站式服務,特別是外國公司。成都有很多優秀項目,我們非常期待能為成都的企業提供服務。”據嘉比瑞拉介紹,在明年2月,他們會進行一個會議,將全球最佳初創公司匯聚在一起,幫助企業更好地匹配。

  11月11日,“第13屆中韓地方政府交流研討會”在成都召開。設立中韓創新創業園,用中國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對接韓國“創造型經濟”國家戰略成為研討會的重點內容。中韓創新創業園落戶成都,將為兩國科技企業和科學家提供良好的成果轉化平臺,也將為成都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邀全球選手共參創業競賽

  從成都到北京、深圳、南京、西安,再到美國矽谷、以色列、韓國首爾……100多天時間,1000多個全球創業項目過關斬將,最終,16個“千里挑一”的創業項目在2015全球創交會暨第十屆歐洽會的“菁蓉杯全球創新創業大賽”上,展開終極對決。

  這是一次匯聚全球菁英的較量,也是成都創新創業走出本土,走向國際的體現。

  聚首成都,面對臺上、臺下數十家投資機構,全球對決的舞臺首次亮相,每人只有不多不少的90秒。

  “我們的穿戴科技,相當於是給空氣加上了過濾器,確保我們呼出的空氣是乾淨的。”

  “停車難是一個痛點,很多小區、樓宇的停車場大量空余,我們的移動應用,就是為這個不對稱找到一個解決方案。”……

  90秒時間,要為自己的項目做一個精簡版,可難為了各位創始人。隨著現場偌大顯示屏一分一秒地過去,大家都鉚足勁兒地力求能在規定時間裏為自己項目盡可能多地描述。最終,來自東北的“70後”高嵩帶著他的“蝸牛睡眠”創業項目摘得此次全球大賽成長組冠軍,來自以色列的“Trendi Guru”圖像識別項目獲得亞軍。

  “能夠獲得此次大賽的第二名,是我沒有想到的。”Kyle Giddens興奮地説,在以色列分賽區舉辦的32個項目中,唯獨自己的項目進入總決賽,非常難忘。作為第一次來到成都的外國人,他就已經察覺到這裡創新創業的氛圍非常濃厚,讓他非常羨慕。

  此外,來自韓國的Etalk項目,在比賽中憑藉著新穎的創意“吸睛”。它的創始人曾與馬雲、雷軍一道,代表亞洲崛起的創新力,受邀參加德國漢諾威國際資訊及通訊技術博覽會。“我們的技術已經相對成熟,目前希望拓展全球市場,菁蓉杯給了我們進入中國市場,尋找夥伴的機會。”

  臺上匯聚了全球選手,臺下則匯集了全球資本。IDG資本合夥人章蘇陽、矽谷孵化器Founder Space創始人Steve Hoffman等一眾資本界“大咖”來蓉,共同關注成都的“雙創”魅力。

  這場全球創新創業大賽,僅僅是2015全球創交會諸多成果的縮影。

  150余家投資機構、2686項路演交易項目、109項交易53.2億元交易總金額……這份高“含金量”的數據,代表了全球資本與知本的緊密契合,體現著成都創新創業日益國際化的趨勢。

  攬國際人才赴“蓉”創業實踐

  用傳統方式建“種子庫”,10億種子需要10棟樓來儲存,但是在李進手中,一個小試管,裏面就有幾百萬種化合物,10億種子只需要3個超低溫保存箱,僅僅是幾平方米見方。從“一棟樓”到“幾平米”,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先導藥物創始人李進,組建的我國首個巨型“藥物種子庫”——DNA編碼化合物庫,從“0”到“10億”,用了3年。

  “初識成都高新區,是回國參加一次生物醫藥論壇。”當時,李進的身份,還是一家全球藥企高管。“決定回國創業,幾乎沒有選擇其他城市,很快就定下來,落定在天府生命科技園。”幾年下來,李進的選擇,政府服務和支援,醫學人才以及整個産業生態,都能支撐最初的構想,有的甚至是超過預期的。

  隨著“雙創”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海外高技術人才來成都創業,“幾年前,我歸國回鄉來到這個新建園區時,還沒有幾家企業,海歸團隊更是寥寥。現在,入駐企業已經擠滿了園區,海歸創業博士甚至可以組成一支籃球隊。”李進莞爾道。眼下,他參與發起的“成都生物醫藥沙龍”平臺,已聚集了百餘位同路人。

  在眾多創新創業者的眼中,成都,無疑是“蓉漂”熱愛的創新創業“沃土”,是真正海納全球人才的“創業之城、圓夢之都”。而成都也越來越多地走出去,到世界各地延攬國際人才,把“雙創”的熱潮向全球推廣,將“雙創”的政策紅利與世界分享。

  “我們長期關注人才流動的情況變化,發現一座城市能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不僅僅在於經濟條件,更取決於這座城市能不能為各類人才的成長髮展提供機遇、搭建平臺,能不能讓各類人才通過自己的奮鬥創造出最大價值。”

  談及時下熱門的新名詞——“蓉漂”,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理解認為,就是要吸引這些有夢想、有激情的人才來成都創新創業,為他們搭建更優質的事業平臺、營造更良好的環境氛圍、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障,使這些“蓉漂”們有夢想、有舞臺、有未來。

  當下,成都探索建立了“企業提需求+高校出編制+政府給支援”的創新創業人才引進模式,面向全球招才引智。針對在蓉新領辦企業的“千人計劃”入選者、海外留學人員等給予創業資助,全市入選國家“千人計劃”人才106人,四川省“千人計劃”專家374人、頂尖團隊25個,呈現出人才加速聚集的新常態。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