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刮“創風” 學子多“創意”

2016-04-15 08:57:00    來源:廣西日報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時代的潮流!是時代的呼喚!是時代的最強音!

  當這股“創風”潮奔涌而來,不僅激發了無數青年學子的創新創業熱情,也預示著我們將迎來一個嶄新的“創”時代。

  當下,全區高校已將創業教育、創業實踐、創業研究和創業輔導工作實現深度結合,各種創新創業的新舉措接踵而至,努力為學子們營造更多創新創業的空間和沃土。

  “創新創業”的春風,正在八桂高校勁吹,一場別開生面的創新創業競賽,正在熱火朝天展開。

  A 應勢課改 “創風”漸濃

  無論是大眾創業還是萬眾創新,兩者提倡的皆是一種理念,奮發向上的精神和銳意進取的姿態。

  面對“創風”潮,我區高校競相開展教學改革探索,積極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體系,增強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2015年秋季學期伊始,當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大一新生拿到《人才培養方案》時,發現這方案與師兄師姐們的有著顯著不同——在教學計劃進程表中,新增加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創新創業課程部分,要“積攢”夠8個創新創業積分才能畢業。

  同年5月,廣西財經學院率先在全區高校成立創新創業學院,面向全校學生開設創新創業系列課程,建設依次遞進、有機銜接、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群,積極探索創新創業學分認定和管理新途徑。

  至今,我區高校開設創業指導課程的共有63所。部分高校已逐步將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有的高校已將《創業課》列入必修課或必選課,納入教學計劃和學分管理;還有高校在原有就業課基礎上擴充了創業課……

  比如,廣西醫科大學在設立《大學生創業基礎》等必修課的基礎上,增設了《大學生創業案例分析》選修課,同時引進專業培訓機構培訓20名骨幹教師,強化教師教學技巧和能力;百色學院將《創業基礎》課程納入公共必修課,成立就業與創業教研室,並邀請專家、用人單位代表、校友等組建校外專家團,建立了就業創業導師制。

  B 創新載體 志在創業

  近年來,各高校的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涌現:廣西大學、廣西財院等有了創新創業學院;桂電建設了大學生創新創業綜合實踐基地……

  目前,全區高校共建立創新創業基地、創新創業園及場地251處,佔地面積上10萬平方米,累計投入資金3000多萬元。

  各高校在夯實基礎設施之時,更主動探索升級教育載體。

  2014年12月,一個以桂林最具特色風景命名的“廣西漓江學堂”誕生。這個廣西首創的課程聯盟,由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桂林理工大學、桂林航太工業學院聯合發起成立。學堂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動手能力為目標,將線上課程、虛擬倣真、綜合實驗、課程競賽有機融為一體。

  學堂的創立,得到廣泛“點讚”,在不到1年的時間裏,廣西師範大學、桂林醫學院、南寧職業技術學院等10多所高校先後加盟,線上課程也從原先的6門增至11門。

  通過學堂培訓,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得到極大提高,參加全國電子大賽屢獲佳績。

  2015年12月,廣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正式成立,區內59所高校與74家企事業單位“結盟”,共同探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新路子。這標誌著我區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跨入“抱團發展”的合作時代。

  在這裡,學校各專業之間、校之間、校企之間、學校與行業之間、學校與社會團體之間實現資源共用和互聯互通;在這裡,受邀的企業家和創業校友會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對接;在這裡,創新創業的“牛人”們可一同分享實踐得失,群策群力……

  C 奇思妙想 “創意”花開

  可盈利的智慧分類垃圾桶、一塊錢便能去旅遊的服務平臺……這一個個創新奇思妙想和五花八門的創意産品,出現在首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西選拔賽現場,評委與觀眾為之震撼。

  大賽吸引了全區31所高校上千名學生、135個項目參賽,一支支創新創業團隊“你方唱罷我登場”,過關斬將,最終決出金獎14項、銀獎35項、銅獎86項。

  如火如荼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只是近年來我區著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一個縮影。

  我區每年均多次舉辦大學生創業大賽和學科專業競賽,以比賽為抓手,推動各高校深化相關學科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改革;2012年始,我區全面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目前覆蓋了全區所有本科院校,累計資助項目近8600個;在人員、場地、經費、創業指導和服務等方面出臺多項保障措施。

  在多方的大力支援下,創新創業已然成為一種新的校園文化潮流,創新創業實體遍地開花:廣西大學學生開發的在建隧道施工人員定位系統有效提高了施工人員的安全保障,即將投入實際應用;桂電學生研發的家政服務機器人,可通過語音控制機器人完成端水、開關電視、拿拖鞋等服務……

  恰同學少年,待明日破浪。當下,朝氣蓬勃的青年學子,正牢牢把握契機,砥礪自我,厚積薄發,爭做創新創業弄潮兒!

  作者:羅 琦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