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打造“網際網路+”創新創業生態圈

2015-11-27 09:48:00    來源:如皋市委新聞網    

  “如商匯眾創空間+如商同學會”雙管齊下

  如皋市打造“網際網路+”創新創業生態圈

  “企業如何面對網際網路浪潮的衝擊”、“網際網路經濟中傳統企業如何實現線上線下通吃”、“新常態下企業如何創造翻番業績”……在移動網際網路迅速發展的“雙創”時代,這些問題被無情地拋給了眾多企業家和創新創業者。而位於顧莊生態園的如皋市網際網路經濟創新中心,就能解決這些難題。

  用網際網路思維做活創業孵化器

  創新中心坐落于顧莊生態園的入口處,充滿現代感的共用式辦公空間裏,年輕的創業者們或在電腦前工作,或在會議室裏激情討論。

  “‘網際網路+’代表的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就是讓網際網路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初次見到創新中心負責人顧曉炎,是在第四期如商同學會的學習會上,他正組織20多名企業家交流學習。

  顧曉炎其實也是一名“創客”,2005年大學畢業後,他回如創辦了如皋嘉聯網路有限公司,他和他的團隊設計了我市太陽能和捏合機兩大傳統産業中80%的企業網站。用顧曉炎的話説,“創業的孵化過程需要一定的溫度、濕度環境。創新中心這個平臺提供人才服務、商務服務、融資服務、雲計算大數據服務等,就像一個代孕的母體,創造和供給必須的養分。”

  過去,一説起孵化器,似乎就是出租物業給創業者。在顧曉炎看來,這是創業服務業必須要改變的刻板印象。他認為,創新中心與傳統孵化器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用移動網際網路“連接”所有的資源,包括人與空間的連接,人與服務的連接,還有人與人的連接。換言之,就是用網際網路思維做活創業孵化器。

  整合資源打造兩個服務平臺

  顧曉炎把創新中心定位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創業者孵化平臺--如商匯眾創空間和“資源共用、抱團發展”的企業家成長平臺--如商同學會。

  10月初,30多名企業家負責人和創業者一起走進華日生態稻米栽培基地,不少企業家為基地發展和資金眾籌等方面提出“金點子”,5位企業家當場表示有合作意向。而這次活動收穫頗豐的還有“90後”創業者梁吳曉,她創辦的“速達跑腿”電商公司成功接下了華日生態稻米栽培基地的物流配送業務。

  如今,如商同學會已成功舉辦了四期,擁有120多名學員。

  創新中心打造的另一個平臺就是如商匯眾創空間。特別之處在於它是國內首個關注長壽農業、創意花木、健康養生和休閒旅遊等“農”字特色的眾創空間。目前,已有壽鄉冷鮮米、甜緣優果等10余家企業和團隊入駐。

  顧曉炎告訴記者,眾創空間依託江蘇南通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如商同學會優質資源,為從事高科技産業、生態農業種植、綠色食品加工、長壽養生旅遊等方面的創新創業者和企業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間、網路空間、社交空間和資源共用空間。

  “1+N”資源激活創新創業雙引擎

  今年年初,如皋市網際網路經濟創新中心橫空出世。

  從最初的創業項目孵化,到後來成長為企業家,又從傳統的企業家成長,蛻變成新的再創業孵化者,孵化和成長這兩個平臺互相促進,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一個閉合式的創新創業生態圈。“創新即生存”,這就是創新中心提倡的“生存法則”--用網際網路思維武裝企業家,用網際網路技術服務創業者。

  “創新中心以‘1+N’資源倍增的核心模式運營。”這如何理解?

  面對記者的疑問,顧曉炎解釋説,“1”就是如皋市網際網路經濟創新中心,“N”就是市內外眾多的優質資源,通過1個平臺對接N種資源,連結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投融資機構、企業家聯盟、眾創空間和網際網路社群平臺並形成戰略合作,幫助傳統企業實現快速創業與轉型升級,為小微企業創新成長和個人創業提供開放與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綜合服務。

  “目前,阿里巴巴和其他仲介服務機構已向我們拋出橄欖枝,希望與我們開展培訓合作。”顧曉炎表示,未來,創新中心將聚集大量商業載體,促進“網際網路+”與傳統産業的融合發展,激活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雙引擎。(記者陳嘉儀)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