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9 09:35:00 來源:四平市人民政府
吉林師範大學是吉林省屬重點師範大學,多年來一直把建設成為高水準師範大學作為發展目標。最近,學校結合吉林省以及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適時調整辦學結構,出臺了部分專業群試點應用型轉型發展的實施方案,初步確定了4個具有代表性的專業群, 27個非教師教育專業引導試點應用型轉型發展。這4個專業群以培養生産服務生産一線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為主要任務,形成專業行業緊密對接、産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機制,推動産業先進技術應用與創新,努力成為支撐産業升級和技術積累的重要戰略平臺。
“創新的思維有多寬,網際網路顛覆的領域就有多廣。”吉林師範大學一位剛剛指導完學生參加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的老師表示,“網際網路+”究竟能+多少,我們無法想像,這取決於人們基於實踐的創新能力。事實已經反覆證明,大學生這個思維活躍、創新能力極強的群體一旦投入到實際工作的一線,便能迅速燃起創意的火苗。
吉林師範大學一位多年致力於教育研究的老師表示:“創新創業教育被譽為教育的‘第三本護照’,創新創業教育被賦予了與學術教育和職業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客觀來説,並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適合創業,大學階段也並不是創業的最好時候,但高校在培養人才的時候卻不能忽視了對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這就要求我們在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思想認識上要有足夠重視,對大學生進行的創新創業教育要做系統設計、形成全方位創新創業的教育格局。”
圍繞這個目標,吉林師範大學在制定應用型轉型試點專業群的培養方案時就特別突出了實踐基地建設和“雙師”隊伍建設。在實踐基地建設方面,學校同步構建了校內實踐基地和校外實踐基地,給大學生提供了從大一到大四的一整套實習實訓體系。以新聞學專業為例,我們的學生從大一開始就在校內的校報、新聞網等校內媒體實習,寒暑假則安排去社會媒體實習。學生在正式畢業的時候,對媒體的整個工作流程已經較為熟悉。這種“在實踐中學習、邊實踐邊學習”的模式讓學生學習變得更有針對性,從而極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在實踐中學習能促進學生發現問題,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
在“雙師”型隊伍建設方面,學校通過“請進來、走出去、走下去”等途徑組建一支“專職+兼職”、“文師+技師”的師資隊伍。有計劃地選送教師到企業接受培訓、挂職工作和實踐鍛鍊。使本專業有過企業實踐培訓經歷的教師佔專任教師比例達到60%以上,其中,“雙師型”教師佔專任教師的比例達到40%以上。“雙師”型隊伍建設讓老師的教學和科研始終不離行業專業一線,有效實現了“教育不跑偏,科研不落伍”。同時,“雙師”型教師隊伍參與教學更有利於學生了解行業一線的情況,進一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敏感,增強創新的意識。
吉林師範大學的所在地四平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英雄城”,同時又是一座老工業城市。2008年,由學校倡導、四平市委市政府主導,學校和當地的紅嘴高新技術開發區共同組建了四平市紅嘴大學科技園。科技園以凝聚態物理、材料化學、無機化學等優勢學科為依託,圍繞新型功能材料、高效農業、生物醫藥中間體、資訊技術等地方支柱産業,構建校、政、企聯合,全天候實習實訓平臺。經過幾年的建設和發展,科技園並先後被認定為“吉林省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基地”、“吉林省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吉林省科技企業孵化基地”、“吉林省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國家級高校學生創業實習基地”。學校對有發展潛力的學生創業項目,優先推薦其到大學科技孵化園,不僅提供營業場地、資金等方面的幫助,還能享受到稅收減免、創業補貼、小額擔保貸款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目前,由大學生創辦的22戶企業入駐園區,年度實現工業生産總值500多萬元,利稅50萬元。每年為大學生提供就業崗位50余個,培訓和實訓大學生每年200人次。
過去幾年,學校與地方合作共同組建的大學科技園實現了成為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創新企業孵化、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的綜合性科技創新平臺。未來,學校將用網際網路+的思想來重新規劃科技園發展方向,要讓大學科技園引領地方産業升級換代,引領地方産業通過網際網路實現跨界融合,從而為當地老工業基地振興再獻力量。(摘錄于2015年10月8日《四平日報》)
無錫開發區為電商創新創業提供法律服務2015-10-09 09:30:00
城市創新創業環境深圳位居首位2015-10-09 09:31:00
雲南今年打造36個“眾創空間” 鼓勵創新創業發展2015-10-09 09:24:00
2億基金力挺創新創業 金沙東岸坐擁沙濱生活2015-10-09 09:20:00
“創意市集”推動岳陽創新創業2015-10-09 09: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