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區 瞄準“三區一極”建設世界級創新創業中心

2015-09-07 13:19:00    來源:四川日報    

  新機遇 新起點 新動力

  在27歲這一年,成都高新區再次站上新起點。

  2015年6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成都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要求努力把成都高新區建設成為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高端産業集聚區、開放創新示範區和西部地區發展新的增長極。這也是西部首個、全國第8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時光倒回至 1988年。25人的創業團隊,以40萬元的開辦費,從肖家河的一片農田上艱難起步。1990年,成都高新區的GDP僅為1990萬元。

  到2014年,這個數字要乘以5920,定格在1178.2億元。成都高新區先後成為四川省首個工業總産值破2000億元、GDP破千億元的園區,在國家級高新區的綜合排名中,連續4年穩居全國第四,西部第一。

  這些神奇的數字變化背後,是一段27年的創業史,更是巴蜀大地上一段創新驅動發展的生動實踐。

  □張嵐圖片由成都高新區提供

  轟鳴創新創業新引擎

  8月27日,位於成都高新區的大數據公司數聯銘品發佈消息,公司近日獲得1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據了解,這或將是今年國內首個完成B輪融資的大數據公司。

  成立兩年,估值10億元。這樣的創富“神話”,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在成都高新區的孵化器、寫字樓裏,天天發生著。

  在過去的20多年間,成都高新區通過建設創業生態系統,聚集創新創業資源,激發創業活力等,不斷優化區域創新環境,轟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引擎。

  創業孵化全國領先。成都高新區在全國率先提出大孵化理念,從孵化企業發展為孵化企業與孵化産業、孵化人才、孵化新業態和新模式融合。採取政府、社會等多元投資模式共同打造“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産業園”全産業孵化鏈條,孵化載體總面積達到346萬平方米,規模居中西部地區首位。

  截至2014年底,成都高新區建成了以8家國家級企業孵化器為骨幹的28家孵化器群體,擁有全國首家、面積最大的民營國家級孵化器和全國首家生物醫藥專業孵化器,孵化面積超140萬平方米,孵化企業3700余家。

  創新資源中西部最優。成都高新區充分發揮成都科教資源富集優勢,擁有各類研發機構718家,在電子器件、資訊安全、天然藥物等領域技術水準居於全國前列。擁有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52所,聚集中科院成都分院、中電集團三十所等國家級科研機構46家,電子薄膜與整合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研發平臺57個。創業活力持續迸發。創新創業人才數量居西部首位,依託中組部“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成都高新區聚集國家“千人計劃”53人,佔四川省的37%,碩士以上從業人員3萬多人,人才總量達 22.8萬人。

  目前,成都高新區有高新技術企業超過500家,佔四川省的30%,上市企業26家,佔成都市一半;新三板掛牌企業30家,佔全省近一半。

  截至去年底,成都高新區共建成17個國家級基地和18個産業技術創新聯盟,累計主導和參與9項國際標準、136項國家標準、171項行業標準。近3年獲得發明專利授權2954件,每萬人年新增發明專利超過40件,有149個項目獲得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

  創新驅動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凸顯。據統計,2014年,成都高新區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11億元,其中,有約60億元稅收來自區內近600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額和佔比都領先於房地産等領域。而這些高新技術企業中的85%,在5年、10年前都是成都高新區的在孵科技創業企業。

  培育産業升級新動力

  成都高新區西部園區,成都京東方第6代LTPS/AMOLED生産線項目於今年5月8日開工,建設有序推進。項目建成後,京東方將立足成都、面向全球,為客戶提供中小尺寸高性能半導體顯示産品和解決方案,大幅提升高端顯示産品競爭力。

  從2008年的4.5代線,到如今的6代線,京東方看好的是成都高新區較為完整的電子資訊産業鏈、充沛的人才以及巨大的市場。

  用加碼投資,為成都高新區的産業發展“投票”的,不僅京東方一家。

  去年12月3日,英特爾在成都宣佈了“駿馬項目”:公司將在未來15年內投資16億美元,對英特爾成都工廠的晶圓預處理、封裝及測試業務進行全面升級,並將英特爾最新的“高端測試技術”引入中國。

  幾乎所有增資的方向,都指向對原有業務的升級,這也與成都高新區立足優勢産業、聚焦産業高端、著力轉型升級的思路一致。

  近年來,成都高新區始終堅持以全球視野謀劃特色發展,立足本地要素稟賦確立發展方向,走差異化發展道路,打造自身核心競爭力。在産業定位上,瞄準能夠充分發揮成都科技人才資源優勢和城市人文底蘊的高科技産業,及其研發環節,著力在細分産業領域,突出微笑曲線兩端,重點著力於移動網際網路、整合電路、軟體與資訊服務等,培育一批特色産業集群。

  以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為例,目前已成為全球電子資訊産業版圖重要一極,産業規模超過2000億元。硬體方面,iPad平板電腦年産能佔全球一半以上,全球每兩台筆記型電腦的CPU就有一枚是成都造。軟體方面,成都高新區擁有從業人員逾10萬人,全球軟體20強有13家已落戶,成為全國第3個、中西部首個“中國軟體名城”。

  高端産業和産業高端的集聚,帶動産業結構調整和增效。2014年,成都高新區經濟密度進一步提升,每平方公里經濟産出9.06億元,相當於用佔全省萬分之2.67的面積,貢獻了全省4.1%的産業增加值;用佔成都市1%的面積,貢獻佔全市11.7%的産業增加值。

  下一步,成都高新區將圍繞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高端裝備、節能環保和生産性服務業“4+1”主導産業和下一代資訊網路、電子核心基礎、高端軟體和新興資訊服務、生物醫藥、生物醫學工程、航空裝備、先進環保産業和金融、商務服務業“7+2”重點産業領域,進一步完善企業梯度培育體系,進一步優化産業發展結構,深入對接“中國製造2025”、“網際網路+”等國家戰略,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提供發展新動力。

  推動開放末梢變身前沿

  8月31日,新川創新科技園內的“天府新區省級文化中心”正式啟動開工。項目的動工,標誌著新川創新科技園的建設又向前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作為新加坡和四川省政府合作的首個綜合型城鎮發展項目,目前園區共吸引項目投資超過150億元。從2014年開始,他們已經5次赴美招商,接洽了超過100家企業,在全球多地開展投資説明會和招商活動,共接觸企業400余家。

  以開放促發展。作為四川省對外開放合作最活躍的區域,成都高新區先後吸引了英特爾、戴爾、IBM等世界500強企業,總數超過100家。

  在對歐國際交流合作方面,更是領先全國。成都高新區建成成都歐盟項目創新中心等平臺,與歐盟60余家機構共建中歐技術商務合作平臺,連續舉辦9屆中國—歐盟投資貿易科技合作洽談會,累計組織近1900家歐方企業、3700多家中方企業對接洽談。

  加快建設西部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成都高新區將推動內陸開放末梢變前沿,向對外開放要發展空間。

  下一步,成都高新區還將爭創內陸自貿區試點,積極推動以高新綜合保稅區為核心區域建設國家內陸自由貿易試驗區。積極對接“一帶一路”戰略,拓展與歐洲、中亞、東南亞等地區的經貿科技合作。實施創新國際化戰略,促進跨國産學研結合,支援企業融入國際産業鏈。探索成都高新區與世界知名科技園區、各類創新高地建立戰略合作,推動歐盟項目創新中心、中歐技術商務合作平臺等在西部地區全球連結中發揮更大作用。

  “推進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不是單打獨鬥。”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創新創業中起到對成都、四川乃至西部的引領和示範作用,是建設西部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題中之意。

  為此,成都高新區將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加強與綿陽“中國科技城”、成德綿樂高新技術經濟帶的互動,深化與雲南、貴州、西藏等地的經濟聯繫與合作。探索輻射帶動機制,積極共建産業園區,實現區域間産業的合理分工與協作配套,鼓勵科研機構與西部地區企業加強技術合作,促進技術成果在各地轉化發展,推進成都高新區資訊産業與其他區域製造業的融合發展,輻射帶動西部産業轉型升級,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推進改革再造發展新優勢

  130平方公里的成都高新區,在今年上半年平均每天約誕生44家企業,一共新登記各類型企業8044戶。其中,新增科技創業企業609家,同比增長超過100%,也使成都高新區在孵科技型企業超過4000家,達到4319家。

  科技“小巨人”數量的激增,得益於改革推動。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區積極推動商事制度改革向縱深發展,在全省率先推行“三證合一”改革,開展“一窗式”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探索推行集群註冊。下半年,成都高新區還將支援“個體轉企業”,支援企業規模化集團化發展和外商投資企業發展。

  經濟總量躍上千億元,在面積不變的發展空間裏,高位增長往何處要動力?作為機制體制新區,成都高新區本來就是改革的産物,新常態下,自然需向改革要動力。以“改革立區”的成都高新區,始終用改革的思路破解發展中的問題。

  在過去的20多年間,成都高新區堅持不懈地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建立起“小機構,大服務,高效率”的管理運作模式。在全國稅務系統中率先把服務櫃檯由過去的1.2米降至0.8米,被譽為“櫃檯降一尺,觀念進一步”。

  率先實行“一站式”服務、“並聯審批”和基層“一窗式”政務服務平臺,構建了“三段式”服務體系。率先在中西部地區打造“962000”企業和民生呼叫服務中心。服務效率和品質在全國處於領先水準。

  如何推進改革全面邁入深水區,再造體制機制新優勢?

  成都高新區將積極推進改革科技創新資源配置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改革成果轉化制度,擴大高校、科研院所對科技成果處置的自主權,激發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成果完成人、轉化人的積極性。

  深化探索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清理、減少和規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經營服務性收費,努力打造“無費區”,優化高新區管理和服務體系。

  創新園區管理機制,加快城市管理向精細化、科學化、專業化、常態化轉變,促進城市建設管理轉型升級。嚴格執行土地管理各項制度,嚴把項目入口關,加強土地利用監管,不斷提高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水準。

  加快建設西部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戰略定位〕:“三區一極”

  把成都高新區建設成為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高端産業集聚區、開放創新示範區和西部地區發展新的增長極。

  〔發展路徑〕:“七個高新”

  創業高新、創智高新、創新高新、先導高新、極核高新、國際高新、改革高新。

  〔工作舉措〕:“十大工程”

  大力實施創業天府高新區引領工程、新千億産業集群培育工程、企業創新主體培育工程、創新政策先行先試示範工程、體制機制創新工程、開放合作聯動發展工程、高層次人才培育工程、自主創新生態建設工程、文明和諧首善工程、城市建設管理提升工程“十大工程”。

  27年創業大事記

  1988年

  成都高新區籌建

  1991年

  獲批全國首批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

  2003年

  英特爾落戶,拉開“IT西進”大幕

  2006年

  被科技部確定為創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六家試點園區之一

  2012年

  全省首個工業産值破2000億園區

  2013年

  全省首個GDP破千億園區,在全國率先實施“三次創業”

  2014年

  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全國第三、中西部第一

  2015年6月

  獲批建設西部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