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深翻創業創新土壤 草根彌新創業正能量

2015-09-01 11:0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8月31日電(王逸飛 徐心星)“從小對做生意就有嚮往,而在我看來做生意就應該來浙江,‘浙商’在我眼裏是類似偶像的存在。所以大學來到浙大,在校期間就往創業及管理方向靠攏。從在讀書時的小創業,到創立陽澄不等再到創立稻易,6年多來,我們一直在創造,因為我們想改變一些東西。”畢業兩年多的浙大學子張岳和記者聊起他的創業歷程時依舊激情不減。

  他説:“現在創業確實很瘋狂,市場上資本也瘋狂。但是,我們團隊及周邊的團隊都渴望在尋找到的痛點中,去做改變,改變一些人,也改變我們自己。這個時代需要沉澱好好做事的正能量。”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如張岳一樣,在群起而涌的瘋狂中,有人倒下,有人堅守,有人另辟蹊徑,有人獨上高樓。浙江,浙江人,在這場“盛宴”中,一如既往,沿襲著30多年前的精神,又一次奔赴風口,謀求涅槃。

  翻新土壤穩固創新創業基底

  “從最底層的電器銷售業務員做起,到在慈溪開拓市場,打造品牌,建立工廠。在慈溪創業創新的10多年裏,之前政府對於創業創新沒那麼重視,銀行不貸款,和現在的創業環境完全沒法比。”從四川山溝裏出來打工,再到創建歐品品牌的冉鑫,對於“創業”感受深刻。

  “除卻當年的家電下鄉,家電製造這幾年的情況很多都是不容樂觀的。”冉鑫説。但是隨著網際網路時代浪潮的推進,給懷揣創業夢想的草根們吹來春風,也讓冉鑫看到了希望。“我們用市場思維,用戶思維,起定制,去開闢網際網路市場,效果是出乎意料的。網際網路是機遇。”

  同樣受惠于網際網路的張岳對此也感同身受。近期張岳正在做一個名為“好好吃飯”的項目。他們把在東北生産的大米,從源頭開始,用自己的技術與網際網路的互聯互通,最終把每一粒優質,安全,飽滿的大米送到千家萬戶。

  “個人認為這是最好的時代,只要有想法,就可以有夢想,我們的夢想就是把農業和網際網路真正融合,去改變農民的生活,也改變我們自己的成長。”張岳説。

  在這片土地上,各行各業都存在太多的“痛點”,有人去尋找,去克服,去改變,又有著太多的“亮點”。

  與此同時,國家和整個社會也正為這些創造不斷翻新土壤。從簡政放權、創新驅動到扶持小微企業,再到設立國家新興産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等,國家層面促進“雙創”的舉措,我們看到,創新創業者們生存和發展的土壤正在不斷改善。

  一直走在政策實踐前沿的浙江,今年6月,率先在全國推廣“五證合一”登記制度,推出了多證聯辦、“一照多址”、“一址多照”、籌建登記等多項改革舉措,加速浙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步伐。

  工商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6月底,浙江全省共有各類市場主體441.4萬戶,增幅為12.6%。浙江每萬人市場主體擁有量為801戶,相當於平均12個浙江人裏就有一個老闆。

  同時,作為國家科研設施與儀器向社會開放7個試點省市之一,浙江目前正著力發展一批基於網際網路的“眾創空間”,貝殼社等14家眾創空間被納入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管理,佔全國的1/5。

  杭州“創新創業新天堂”行動計劃,認定第一批17家市級眾創空間,其中14家眾創空間納入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管理、服務與支援體系。下半年,杭州將圍繞國家“兩區”戰略,推動眾創空間向高新區、産業集聚區、經開區、工業園區、商業綜合體和特色小鎮等落地發展。

  寧波下一步將加快培育發展創新型、專業化的孵化器,力爭2015年培育發展眾創空間11個,新增孵化新興産業領域高品質創業企業數超過200家,創建“創客+投資+孵化”的新模式。溫州,20個集合創客、大學生創業、網際網路+、融資融智、産業基金為一體的眾創空間正在建設中。嘉興正逐步形成“孵化器+加速器+産業園”的一體化發展模式,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浙江,以其源遠流長的草根創業歷史,深厚的民營企業積澱,讓伴隨著資訊,科技與網際網路的新時代創業創新,有了更為堅實的基礎與力量。

  緊跟時代創新創業造就浙江未來

  深居浙江嵊州山區的鄧聯播2014年之前的8年,因為病痛都沒有離開過床。2014年大病初愈後的他站起來的那一刻就開始去實踐當初在病床上的一切構想。

  “因為有淘寶,有微信,我們就把村裏的竹子來釀酒,利用竹子的天然發酵給城裏人帶去竹香味的白酒。實踐證明銷售也是不錯的。”鄧聯播告訴記者,從山裏的家到鎮上要做盤山公交40多分鐘,而從家裏走到公交站就有30分鐘。

  “但是因為網際網路,我可以用自己的思維和勞動去改變自己的生活,讓年邁的母親有所安慰,8年多來他為我付出太多。同時,也想通過自己的一點點努力讓村民有所收穫,今後若是承包竹林,村民收入也會多。”鄧聯播説道。

  張岳和鄧聯播一樣,對農民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之前做大閘蟹的時候,近距離接觸農民才知道,他們有著不為人知的辛酸與自卑,我們希望做出優質的農産品,更希望農民階層可以得到更多的關愛與認可。”

  “接觸大米這個行業之後我們也才了解到,原來每天吃的大米,即使是大品牌的也可能只是具有一副品牌的嫁衣,大米以及整個農業鏈條資訊的不對稱讓農産品的品質被消耗進而被懷疑。我們如果可以做一些什麼,傳遞一些什麼,從而又一點點好的改變那也是好的。”張岳期待著。

  網際網路時代,創新創業已不止是城市人的事兒,這陣春風吹到各個角落,不但帶起了一批又一批像燈聯播和張岳這樣的“草根”投身網際網路事業,翻新了他們的生活,也讓原本在城市裏的人們入駐草根,尋找新機。

  對於冉鑫來説,最初在廣東打工的時間裏就已經買車買房,放棄高薪來到寧波慈溪,就是懷揣一顆創造的心。“就是希望自己幹一番事業的同時希望這個行業有品牌。”

  冉鑫告訴記者,近年來包括慈溪在內的家電集聚地銷量都不太樂觀,之前一味代加工的模式讓很多企業面臨倒閉。“我們有海爾,格力等響噹噹的大品牌,但除卻他們,小企業就一定要走代加工的模式,就不能有自己的品牌嗎?”

  “網際網路時代,我們船小好掉頭,前期創業雖然辛苦,但是市場摸索出來,品牌建立起來,網際網路渠道開拓起來,小家電也可以高端化,智慧化,健康化。”冉鑫説,自己不是成功的代表,只是用創業惠及了自己,家人,家鄉,經銷商,員工以及行業的一部分。

  創新創業不僅是平凡人的夢想,或許也是浙江省長李強的夢想,是一個經濟大省的夢想。

  李強希望阿裏可以為浙江創業創新帶來更大的“阿裏效應”;他提出“小鎮”規劃建設,並且多次調研小鎮,他鼓勵小鎮成為眾創空間的樣本;李強也多次公開指出浙江要打造全國人才創新創業的高地,把創業成本降更低,讓創業氛圍更濃厚。

  從杭州到紹興到溫州,在整個浙江省內,有著許多大學生、草根在農村,在“小鎮”,或者在城市創業,常常有機會與李強親切交流,合照,曬朋友圈。李強對於浙江創業創新的期待,可見一斑。

  無論是散佈在各地、用體力與腦力奮進的創業者,還是心繫創新創業的省長,在浙江,創業創新的精神像一股電流,貫穿整個浙江,維繫整個浙江,激蕩整個浙江。(完)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