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4 09:06:00 來源:文匯報
“喬布斯拿到第一筆風投時,幾乎是一個嬉皮士。”説起在上海書展亮相的新書《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動力與模式》,作者華東師範大學科技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杜德斌説,創新之都矽谷“允許失敗,但不允許不創新”,他認為這樣的城市文化將為創業與創新提供優質環境。
“全球科創中心”、“創新創業”等成為本屆書展的熱詞。《從0到1:開啟商業與未來的秘密》《精準創新:如何在合適的時間選擇合適的創新》《資源革命》《創業無畏》等一批新書在書展首發;相關主題論壇都圍繞如何提升科創驅動力展開,美國學者戴維 霍爾表示,城市成為科創中心,意味著突破行業或部門的界限,形成一種全新的城市形態。當創新要素匯集融合發生化學反應,城市中的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創新的參與者,他們的生活與思維方式都將迎來新的轉折。
創新思維,不是“打補丁”而是“換作業系統”
日前,阿裏和蘇寧“閃婚”,用423億元的聘禮和嫁粧帶動“網際網路+”大盤股,成了最勁爆的財經新聞。那麼,下一個“馬雲”在哪兒?讀者或許能從書展上鎖定“創新”主題的新書中找到答案。《顛覆式創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生存法則》和《精準創新:如何在合適的時間選擇合適的創新》,都從各種角度運用全球的商業案例向讀者證明:“網際網路+”時代的贏家,很可能是通過“新思維”創造新市場空間的創新公司。而一個城市要成為全球科創中心,支援中小企業創新,支援年輕人創業同樣十分重要。
“網際網路+”時代,很多人或許沒有意識到,從“物理按鍵+有線網路”到“虛擬觸屏+WiFi”的變化之間,業界“恐龍”就已成片倒下。諾基亞曾經是最牛手機代名詞,結果卻在短短3年間被智慧手機擠出市場;曾經制定個人通訊規則的摩托羅拉,則以29億美元出售,這個數字差不多只是摩托羅拉鼎盛時期的年利潤;晶片業霸主英特爾在移動晶片領域的市場份額幾乎沒有統計學的意義……《顛覆式創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生存法則》一書中提到的許多案例,正靜悄悄地發生在我們身邊。
陳規為何如此易碎?《顛覆式創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生存法則》的作者李善友打了個比方:新的商業競爭中,創新不是“打補丁”,而是“換作業系統”。小公司用破壞性思維可以“以小博大”佔領新興市場。
創新文化,寬容“試錯”讓初創公司成為學習機器
有了創新思維,還得有創新平臺和有利於創新的城市文化。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所副所長、研究員權衡告訴記者:“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需要大力培育企業家隊伍和階層。”杜德斌也認為,城市的多元文化並不僅僅局限于城市精英階層,一個城市要成為科創中心,要讓多元文化交流成為創新創業的催化劑。
有資料顯示,矽谷地區非英語人口占比高達51%,遠遠高於美國21%的平均水準。有超過30%的矽谷科學家、工程師並非生於美國。《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動力與模式》一書在點評矽谷的這一現象時稱,不同母語、不同文化背景的工程師、科學家和企業家,成為聯結矽谷與其他科技中心的紐帶,使得矽谷的企業可以方便地接觸到其他地區的技能、技術和市場,這是矽谷始終保持創新活力的重要源泉。“科技創新不但根植于技術,更根植于文化。”杜德斌認為,包容開放的文化是城市可持續創新的土壤和條件,“人們往往會關注一個地區有多少成功人士,卻選擇性忽略失敗案例。”事實上,矽谷和許多全球科創中心都對失敗有寬容機制,20家初創公司中往往也只有一家能夠成功。他認為,“創新本身就是一個‘試錯’過程”,上海培育城市的創新文化,就是應當鼓勵初創公司成為“學習機器”。
臺灣青年大陸高新企業實習 體會職場風雲與創業堅持2015-08-24 08:51:00
首都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正式啟動2015-08-21 10:32:00
大陸高校臺生:兩岸關係發展給臺灣青年帶來很多機會2015-08-21 10:23:00
臺港澳青年大陸創業:一碗牛肉麵裏的“藍海”2015-08-21 09:57:00
五蓮:12 處創客“加油站”助力創新創業2015-08-21 0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