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3 23:11:00 來源:台灣網
海峽青年創業論壇13日下午在廈門舉行。(台灣網 吳曉寒 攝)
台灣網6月13日廈門訊 (記者 吳曉寒) “我在來參加活動之前,特意查看了青年的定義,世界衛生組織告訴我45歲以下的都叫青年,所以我來了。”風尚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錦泓在13日下午的海峽青年創業論壇上風趣的調侃著自己的年齡。
在艱辛的創業中完成頻道轉換
“我們的品牌1997年在臺灣創立,經歷過經濟泡沫後,由原來的70多人變成只剩下3個人,而這3個人還要靠自己外出打工來養活伺服器。”李錦泓在分享自己的創業故事時表示,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可能會經歷一個痛苦的過程。在兩年多的低潮期後,李錦泓慢慢的將“FASHIONGUIDE”這個品牌打造成了臺灣家喻戶曉的美粧網際網路平臺。當談到自己的大陸創業經歷時,他用“交了很多學費,走了很多彎路”來形容。“臺灣跟大陸的創業者思維實際上是差距非常大的,在理解與市場規模的思考上也是不一樣的。”李錦泓表示,在2007年初到大陸創業時,自己還不能很好的擺脫掉“臺灣模式”,無法真正的與大陸市場融合。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臺下的兩岸青年創客們,可以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裏不斷延伸,但不要用自己熟悉的市場模式來進行複製粘貼,要學會“頻道轉換”。
低姿態人人愛,高姿態亡的快
在很多80後都在糾結到底該不該創業時,來自臺灣的大男孩莊威已經將自己創辦的“星客多快剪”美發店通過新聞聯播進入了人們的視線。雖然這是他第三次開始創業,之前也並沒有在臺灣創業的經驗,但莊威説自己很幸運的在大陸創業時能夠得到大陸投資商的青睞。“快剪”作為一種新型的“自助式”理髮模式,15分鐘內只需花20塊錢就能完成一次理髮過程,這種形式吸引了大批顧客。“當我被很多投資者以‘我對臺灣創業者在大陸創業並不看好’為理由拒絕時,這反而成為了對我的一種激勵,”莊威説,他把這些郵件轉發給了所有的臺灣朋友,並表示他一定要打破這種傳統觀念,重新開始,事實上他的確做到了。在他看來臺灣與大陸美發市場最大的不同主要來自於硬體與軟實力上。雖然説大陸的硬體已經非常優秀了,但如果他們想呈現更完美的剪髮效果,很多設備都需要從臺灣採購。同時在臺灣90%的美發從業人員都是女性,而在大陸則是截然相反的情況,所以他們需要對自己的創業計劃重新作出調整,才能更好的適應大陸市場。莊威説,“現在很多的臺灣年輕人需要的不是簡單地資金支援,而是能夠放下包袱,全心投入的做一件事情。”
在這一點上,臺灣青年創業總會的王嘉年副總會長跟莊威的想法不謀而合。他表示,創業都是有風險的,要量力而為,而創業也沒有“專家”,每個成功的案例都是個案,不一定能複製。“低姿態,人人愛;高姿態,亡的快”,王嘉年笑稱,希望兩岸青年在創業的道路上能夠調整好心態,每天早上叫醒他們的不是鬧鐘,而是夢想。
整合兩岸青創優勢是未來發展趨勢
作為最早一批選擇在臺灣投資的大陸投資人,CA創投的戴周穎被稱作是投資界的“男神”。“早在2007年的時候,我們就對臺灣的一個遊戲公司進行了投資,通過這幾年的發展我們也看到了臺灣的創業環境越來越好。”戴周穎表示,兩岸在運營方式以及文化上的差異影響著各自的創業理念,大陸追求的是速度,而臺灣更多的是講究情懷。在他看來,兩岸的創業項目是可以平衡、彼此合作的。“臺灣有很多先進的經營理念跟科技技術往往是大陸所需要的,而大陸的龐大市場也吸引著臺灣的年輕人,”戴周穎説,可以先通過資本的方式,將各方面的優勢跟資源整合到一起,再通過跨兩岸的基金撮合,將兩岸的創業項目相結合。“就像我們做的遊戲投資,會把兩岸的創業者撮合在一起,彼此合作,互惠共贏,這也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本屆海峽青年創業論壇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臺灣青年創業協會總會主辦,福建省青年聯合會、廈門市青年聯合會承辦。圍繞“造夢兩岸、共話創想”這一主題,兩岸嘉賓在論壇上分享創業故事,討論臺灣及大陸項目投資環境,企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以及如何促進兩岸創業經驗交流和資源共用等議題,並提出兩岸青年創業合作的建議。臺灣華陽創投集團董事長王韋中、戈壁投資合夥人王雪梅、創業工場創始人麥剛等風險投資專家以及兩岸四地青年創業領袖、學生代表、青年專家學者等500余人出席了活動。(完)
張志軍會見郝龍斌等臺灣客人2015-06-13 22:28:00
俞正聲出席兩岸“同名村、心連心”交流活動2015-06-13 21:02:00
張志軍參觀兩岸殘障人士交流嘉年華職業技能展示活動2015-06-13 19:20:00
臺灣青年創業就業在大陸:路人甲也有發光的那一天2015-06-13 19:01:00
特色廟會寓舌尖于鄉愁 同源美食吃出"兩岸一家親"2015-06-13 18: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