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4月26日電(中國青年報 中青線上記者 胡寧)日前,著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出版集團宣佈撤銷旗下期刊《腫瘤生物學》的107篇中國腫瘤生物學領域論文,涉及中國的524名醫生及醫學生。這些文章發表于20122016年間,涉嫌同行評議造假。(本報曾于4月25日對此事進行報道)
今天,施普林格的細胞生物學及生物化學編輯總監彼得 巴特勒(Peter Butler)回答中國青年報 中青線上記者提問,解釋了撤稿事件的諸多細節。
記者:本次撤稿數在中國學者歷年發佈在《腫瘤生物學》的文章數量中佔比多少?您如何評價近年來中國論文的數量和品質?
彼得 巴特勒:僅是很小一部分,約佔0.03%(20122016年)。1997年,中國科研人員對SCI論文的貢獻量不足2.5%。到了2006年,中國的SCI論文數量超過了德國、英國、法國和日本,僅次於美國。這些被撤銷的論文並不反映中國科研人員所發表的科研成果的整體品質和開拓性成就。
記者:在施普林格對此次被撤稿作者的調查中,第三方仲介機構承擔了什麼角色?它們在整個論文寫作和投稿、發表的過程中,承擔了哪些工作?
彼得 巴特勒:我們知道不少作者將稿件託付第三方機構進行語言編輯,尚不清楚稿件作者是否知曉這些機構假冒評議人的計劃。我們想強調的是,對同行評審及投稿系統做手腳的問題是全球性的。
記者:在施普林格接收的文章中,使用第三方機構的現象普遍嗎?
彼得 巴特勒:關於第三方機構,我們團隊掌握的資訊比較有限,因為我們主要是與作者進行郵件溝通得知的。
記者: 為什麼這些研究者會選擇偽造同行評議?同行評議在論文發表過程中的作用是什麼?
彼得 巴特勒:同行評審是稿件被接收之前進行的科學審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稿件投給期刊後,會送交同行評審人進行評審。評審人都是相關領域的專家,他們會從各方面對論文的科學嚴謹性進行評估,比如論文的寫作方法、結果和論述等。同行評審流程是保障科研品質、誠信和可重復性的基石之一。
記者: 這次所涉及的主要作者基本都是中國作者。施普林格對此作何評價?
彼得 巴特勒:對同行評審及投稿系統做手腳的問題是全球性的。人們有發表文章的壓力, 這不僅是在中國,全球範圍也如此。
記者:在施普林格旗下的眾多期刊中,醫學類論文被撤稿的比例或數量高於其他學科嗎?在來自中國的文章中呢?
彼得 巴特勒:同行評審違規問題從整體而言是個行業問題,其他學科領域也有涉及。
記者: 此次撤稿經歷了多長時間、何種強度的調查?短期內是否還會有進一步的撤稿?
彼得 巴特勒:過去1年,施普林格一直在積極應對投稿中出現的有違同行評審原則的問題。虛假同行評議曾導致了2015年和2016年的論文撤稿,其中涉及期刊《腫瘤生物學》。此後,我們決定在新論文送去加工之前對之加以篩查。基於這一追加篩查,我們又查出了新的虛假同行評議人。為了清除不良科學記錄,我們現開始撤銷這些受到影響的論文。
此次撤稿並未出現新的違規情況,而是期刊《腫瘤生物學》在2016年撤稿後進一步人工核查所發現的結果。此次撤稿的情況與2015年的撤稿無異。施普林格為檢查和撤銷這些不合規定的論文投入了時間和精力,這體現了我們對維護科學文獻完整性的承諾。施普林格在識別和解決科研誠信和同行評審問題上恪守最高標準。施普林格將繼續積極調查這些問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