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雖惡劣 脫貧鬥志堅
經濟日報 中國經濟網記者吉蕾蕾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上灘村報道:最低海拔3100米、坐落在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向化藏族鄉最北邊的上灘村,就是我駐村調研的地方。
從西寧出發,驅車前往大通方向,一路艷陽高照。半小時後,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雨越下越大,路越來越窄,水泥路也變成了砂石路。還在疑惑為什麼對面來的車輛頂棚有積雪,這邊的雨滴已經變成了雪花。
不知道過了多久,上灘村到了。打開車門的一剎那,清新的雪花撲面而來,感覺一下子從夏天穿越到了冬季。
上灘村居住著四個民族251戶、1113人,有三分之一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全村總面積約39.5平方公里,每人平均耕地不足3畝,年每人平均收入不足3000元。由於地處偏僻,觀念陳舊,受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限制,村民多以土地為生,兼放馬,養牛、羊、雞維持日常開銷。
陰晴不定是上灘村最大的氣候特徵。聽村民説,今年雨水特別多,春耕比往年推遲了近1個月,今年的收成還不知道怎麼樣呢。
儘管物資匱乏,條件艱苦,但上灘村人並沒有失去脫貧致富的鬥志。這幾年,在家的壯大了牛羊養殖規模,在外的辛勤務工,再加上精準扶貧政策的落實,目前上灘村正在進行的扶貧項目包括土地開發整理、人畜飲水改造、畜棚建設等,預計總投資將超過2000萬元。上灘村第一書記周丹文表示,到今年9月底,上灘村不僅村容村貌和基礎設施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也必將為村子今後的發展創造條件、積蓄後勁。
聚焦特困戶 兜底政策足
經濟日報 中國經濟網記者劉蓉陜西省安康市石泉縣池河鎮五愛村報道:我蹲點的五愛村位於陜西省石泉縣南16公里處,區域面積17平方公里,有812戶2812人,2016年建檔立卡貧困戶66戶137人。
五愛村三面環山,清澈的池河由東向西從村邊繞過。初到這裡,看到如此優美的生態環境和村裏一幢幢兩層、三層的小樓房,呼吸著乾淨清新的空氣,記者有些難以相信,這裡竟是個貧困村。
直到來到居住在山裏的農戶家,看到了很多建在山坡上的土坯房、幾乎沒有像樣傢具的屋子、只能保證溫飽的一點薄地,才切身體會到貧困的存在。
五愛村由原來的五愛村、龍口村和居住在山坡上的踴躍村合併而來。川道旁的五愛村交通相對發達,316國道和西康高速公路從這裡經過,距離池河鎮只有2公里。這些優勢讓居住在川道旁的村民們更早、更快獲得了各種資源。而居住在山坡上的居民,山高路遠,居住分散,多年來的貧困狀況一直得不到改變。
如今,從省裏到縣裏,從鎮上到村裏,扶貧幹部們想盡辦法,帶領貧困戶走出困境。房子破舊難以居住的,池河鎮建起了整齊的安置樓房;沒有産業只夠溫飽的,駐村工作隊依託黨支部,推行“黨支部+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精準扶貧模式解決收入問題;因病因殘沒有勞動能力的,由政策保底發放“五保金”“低保金”。
黨建開新局 摒棄等靠要
經濟日報 中國經濟網記者姜帆貴州省鳳岡縣永和鎮黨灣村報道:貴州省鳳岡縣永和鎮黨灣村屬丘陵山區,這裡依山傍水,資源豐富,民風淳樸,304省道橫穿境內。我蹲點的黨灣村距離集鎮5公里,距縣城32公里,總面積29平方公里,耕地6763.8畝,有1742戶,8136人。
半個多月來的駐村入戶調研,我感受最深的一點是村幹部、駐村幹部都很忙碌,從早晨奔波到深夜還幹勁十足。他們説,要落實的事實在太多了。在這裡,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是扶貧攻堅的主力軍。在黨員幹部的引導下,村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實現了“要我發展”到“我要發展”再到“我帶頭髮展”的根本性轉變。
5年前,黨灣村是典型的貧困村,群眾“等、靠、要”的思想嚴重。村裏沒有一條硬化的道路,也沒有廣場,更沒有什麼集體經濟。近5年來,黨灣村實現了組組通硬化公路,建起了3個文化廣場。其中,群眾自發籌資60.4萬元,參與基礎設施建設。
黨灣村的變化,黨組織的作用功不可沒。在産業發展上,黨灣村提出並實施了“黨建+項目+合作社+社會+農戶”的黨建扶貧模式。目前,村集體收入累計達到41.2萬元。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也由2011年的4100元增加到了8600元,5年間翻了一番。
引進好項目 窮村換新顏
經濟日報 中國經濟網記者袁勇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衛家溝村報道:衛家溝村位於偏遠山區,地勢崎嶇,是河南省省級貧困村。全村共有305戶1128口人,分佈在方圓9公里的深山中。
衛家溝村是一個“三無村”:無水、無地、無主導産業和集體經濟收入。村內僅靠一口機井打水,農戶用水需去機井打水後,放到自家的水窖中儲存,僅夠日常生活,缺乏灌溉用水。衛家溝村耕地面積1180畝,每人平均僅約1畝耕地,由於地處山區,耕地十分分散,當地有“臥牛地”的説法——只要一頭牛能臥下的地塊,都可以作為耕地,且土地十分貧瘠。
地理位置偏遠以及自然資源不足導致了衛家溝村的貧困。衛家溝村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96戶,共630人。此外,村裏因病、因殘致貧現象突出。衛家溝村缺乏脫貧的內生動力,精準扶貧政策的介入對衛家溝村脫貧十分重要。目前,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引進光伏發電項目和生豬養殖項目及對貧困戶實行易地搬遷安置、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等措施,衛家溝村的面貌有了很大改觀。按計劃,衛家溝村將於2018年實現整村脫貧。
2012年,衛家溝村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約2000元;2016年,這一數字是2600元;2017年,預計將達到3000元;到2018年,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預計將超過3026元。
修通幸福路 啃下硬骨頭
經濟日報 中國經濟網記者曹力水重慶市城口縣沿河鄉北坡村報道:我蹲點的北坡村隸屬於重慶市城口縣沿河鄉,位於大巴山腹地,距離重慶市區大約400多公里,面積31平方公里,約佔沿河鄉的四分之一。由於地形地貌屬於“高寒深石山區”,到處都是陡峭的高山,交通不便,耕地不多。行走在高山峽谷中,時常可以看到村民在陡坡的斜面上進行小規模耕種,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説。
現在的北坡村由曾經的柏樹村、安坪村、北坡村3個村莊合併而成,目前共有8個社、400多戶村民,其中有80多戶貧困戶。交通問題一直是北坡村村民最頭疼的事。北坡村很多年輕人已外出務工,也有舉家搬遷到城鎮生活的。留在這裡的貧困群眾,很難自發脫貧致富。北坡村現有人口1531人,其中貧困人口52戶245人,2016年,貧困人口每人平均純收入2659元。
當地有個説法,“重慶脫貧看城口、城口脫貧看北坡”。北坡村是脫貧攻堅的“硬骨頭”。儘管困難重重,但並沒有阻礙當地幹部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
自2015年起,縣、鄉政府對北坡村公路、河堤、橋梁等基礎設施不斷加大投入,目前,通往北坡村的交通狀況已大為改善。縣委、縣政府專門研究修建老柏樹村級公路,預計投入1700多萬元,今年年底有望建成通車,柏樹地區的村民將有望改變“隱居”生活。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改善,産業幫扶的腳步也正在加快,城口山地雞、花菇、筍竹等産業,將在北坡村全面開花。
不通變三通 富民産業興
中國經濟網記者郝紅波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界牌鎮將軍村報道:將軍村總面積12.68平方公里,由三個省級貧困村將軍村、蓮花村、七星村合併而成,下轄34個村民小組528戶、1921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有114戶446人。記者觀察,將軍村貧困原因有五:一是地處偏僻山區,平均海拔840米;二是資源缺乏,每人平均有效耕地不足0.5畝;三是産業結構單一,沒有支柱産業;四是基礎設施落後,路不通,電不通,通訊不通;五是村民文化素質低,勞動技能差。
2015年以來,衡陽市地稅局、衡陽縣政務中心、衡陽縣工商局等組建駐村扶貧工作隊,從解決道路、通訊等問題著手,實行基礎設施扶貧。截至目前,已完成8條道路19.2公里的路面硬化,修建12座蓄水池,新建移動信號塔。2016年底,修建完成一棟能供23戶81人無房貧困戶和危房戶入住的安居民房;2017年底,將完成國家電網改造項目。現已脫貧69戶278人,其餘貧困戶絕大部分將在年底實現脫貧。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已由2012年的1850元增加到現在的3200元。
目前,扶貧工作隊正帶領村民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界牌鎮政府也在為將軍村聯繫有規模、有實力的現代農業公司,準備採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合作模式助力脫貧。
值得一提的是,將軍村旅遊資源豐富,在種植業、養殖業發展的同時,將軍村的旅遊産業也在逐漸發展。
四個全覆蓋 致富有奔頭
經濟日報 中國經濟網記者李萬祥江西省撫州市崗上積鎮東源村報道:白日裏走進東源村,你會看到整潔的水泥路連接到每家每戶,粉墻黛瓦的民居高低錯落,碧葉連天的藕塘綿延百畝,綠油油的稻田生機勃勃。
江西省撫州市崗上積鎮東源村位於撫州市東臨一級公路西北,離東鄉區城區和撫州市區不到半小時車程。
自4月29日駐村蹲點調研以來,記者發現,東源村集體經濟薄弱、各村小組空心化、青壯年勞力外流,這些都是制約東源村脫貧的重要因素。另外,病殘也是當地農民致貧返貧的主要原因。東源村是江西省“十三五”規劃幫扶的貧困村,全村有717戶3020人,下轄10個村小組,以前主要經濟收入來源為水稻種植。2015年初,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4戶34人。
東源村的脫貧攻堅可以概括為四個“全覆蓋”:強保障,推動保障扶貧全覆蓋;挖窮根,推動健康扶貧全覆蓋;拓富路,推動産業扶貧全覆蓋;保安居,推動村莊整治全覆蓋。東源村探索“支部+黨員+公司+貧困戶”“黨員+村能人+貧困戶”“黨建+基地+貧困戶”等模式,大力發展蓮藕種植、水産養殖、臍橙種植、光伏發電等六大扶貧産業。5年來,東源村農民的收入實現持續增長。2012年,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4800元左右;2014年,這一數字增加為5866元,但比東鄉區農民平均收入水準10566元還低不少;2016年,東源村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8000元左右。
深山困不住 因有帶頭人
經濟日報 中國經濟網記者李華林湖北省鄖西縣湖北口鄉坎子山村報道:從鄖西縣城通往坎子山村的路,目之所及全是延綿不絕的山脈。坎子山村,這個湖北省最偏遠、海拔最高的小山村,祖祖輩輩都執著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卻始終難以走出那份清貧。
困在大山,懸挂在絕壁上的一尺羊腸小道曾是坎子山村人與外界相連的唯一通道。山高天寒,村裏的土地分散又貧瘠,能生長的莊稼少之又少,玉米畝産曾不足百斤。代際貧窮在這裡傳遞,除了少數飛出去的“鳳凰”,大部分年輕人以在礦區打工為生。全村152戶426人,95戶269人是建檔立卡貧困戶,貧困發生率超過60%。5年前,這裡的年每人平均純收入不到3000元。
在坎子山蹲點採訪半個多月,最打動人心的故事發生在村黨支部書記魏登殿身上。上任40多年來,村裏點點滴滴的變化都離不開魏登殿的四處奔走。這位老支書今年63歲,扶貧扶成了名人,在鄖西縣,幾乎無人不識。但他的居所,至今還是兩間土磚房。
能人在帶動,政策在加力,投入在傾斜,變化在顯現:今天的坎子山村,昔日羊腸小道已變成6米寬的旅遊公路,“專業合作社+農戶+市場”的模式帶動家家戶戶養起牛、羊,種植高山蔬菜,玉米加工企業已經運轉,易地扶貧搬遷讓一批村民住進新家,鄉村旅遊正在規劃……截至目前,坎子山村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已經達到6500元。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