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軍轉幹部的人生軌跡可以怎樣變化?轉業一年零四個月,從州委組織部的一名副調研員到鎮黨委副書記,再到副縣長……這是陸軍第75集團軍某部軍轉幹部吳成東交上的答卷。18年前,吳成東穿上軍裝,攜筆從戎;18年後,脫下軍裝,他堅守本色,實現了人生的二次超越。
當過兵的人就是不一樣
2014年11月,吳成東從部隊副團職幹部崗位轉業,憑藉豐富的政治工作履歷,經考察選撥,被安置在雲南省楚雄州委組織部任副調研員。轉業,讓他跟愛人楊春燕結束了整整10年的兩地分居生活。
楊春燕患有嚴重的類風濕病,儘管如此,在與丈夫兩地分居的日子裏,她一個人承擔著照顧老人和孩子的重擔,默默支援著軍人丈夫的工作,無怨無悔。吳成東對愛人一直充滿愧疚。轉業回到家的那天,這位鐵骨柔腸的漢子把愛人緊緊擁在懷裏,哽咽地説:“今後,我會用足夠的時間好好補償你!”
沒想到,幸福來得慢,去得卻快。2015年8月27日,楊春燕因類風濕病加重而入院,吳成東本想守在愛人病床前,然而第二天就收到了州委下派自己到楚雄州姚安縣官屯鎮擔任黨委副書記、鄉扶貧隊長的通知。面對柔弱的愛人,回想自己這些年對家人的虧欠,吳成東心如刀絞。
姚安是國家級貧困縣,官屯鎮是姚安縣的一個貧困鎮,全鎮貧困戶1136戶、貧困人口3916人,是楚雄州脫貧攻堅的重點鎮。從州委組織部到一個貧困鎮,再加上要再次和妻子異地,這對吳成東的衝擊可想而知。
或許是十多年軍旅生涯養成的習慣,就像當初服從組織安排選擇轉業一樣,吳成東沒跟領導發一句牢騷。
“如果是別的事,我或許還會想一想,但脫貧,這個責任太重了!”“脫貧”二字,對吳成東有著不一樣的意義:自己就是從農村出來的,知道大山裏的人家日子有多窮多苦,年幼時,他目睹過父親為了全家生計東挪西借的無奈和艱辛,那時的苦日子就像一道傷疤,至今讓他難以忘卻。當年,自己靠參軍改變了命運,成了鄰里羨慕的軍官。如今,自己成了一名國家幹部,有機會帶領百姓脫貧致富,就像軍人上戰場,能轉身退縮嗎?
吳成東對楊春燕講起了自己貧困的童年,講起當初兩人相愛後見一面都不容易的艱辛,講起自己對家庭的種種愧疚……一兩個鐘頭很快就過去了,吳成東沒有表明態度,而楊春燕卻讀懂了他的內心,説道:“去吧!不管你穿沒穿軍裝,我都支援你!”
吳成東向領導立下了“軍令狀”,當天就奔赴姚安縣官屯鎮扶貧點。一段時間後,領導和同事們才得知吳成東家中的困難,有人感慨道:“當過兵的人就是不一樣!”
3個月時間,他遍訪全鎮貧困戶
“都説軍人能吃苦,其實,軍轉幹部也要做好吃苦的準備。”乘車走過蜿蜒曲折的山路,吳成東走馬上任。
雖然自己在部隊曾做過部門領導,有豐富的管理經驗,但吳成東深知,過去帶兵打仗和現在帶百姓脫貧,有很多地方不一樣。轉業的第一步要轉身,轉身的第一步要熟悉情況。他沉下性子,花3個月時間,走遍了官屯鎮的每一條鄉間小路,遍訪全鎮187家貧困戶,對每一戶的基本情況和致貧原因做了詳細調研。
在當地村民心中,吳成東是個大忙人。他有時出現在田間地頭,有時在老百姓家中,有時在爭取項目的路上……在吳成東的辦公桌上,一本厚厚的工作筆電上記錄了密密麻麻的走訪資料。
去年8月,吳成東在走訪中得知,貧困戶吳順安的女兒因沒落戶一直沒入學。他找到當地計生部門和派出所,順利幫孩子落了戶,使孩子能接受到義務教育,還給孩子買去了書包等文具用品。再次走訪吳順安家中時,吳順安握著吳成東的手不禁落淚,吳成東拍拍他的肩膀説:“老鄉,這是我們黨員幹部應該做的。我小時候也窮過苦過,日子會好的。”
今年年初,貧困戶高榮亮騎摩托車回家途中遭遇車禍,斷了四根肋骨,其中一根直接插到了肺葉上,昏迷不醒,情況十分危急。正在村子裏走訪的吳成東聞訊立即趕到現場,帶領村民將高榮亮送往姚安縣醫院。
由於傷員傷勢嚴重,姚安縣醫院提出轉送到州醫院,不巧的是,縣醫院的救護車都已出車,一時半會根本趕不回來,如果等下去,後果難以預測。一直在醫院跑前跑後的吳成東了解情況後,趕緊打電話協調到車輛,將高榮亮緊急送往州醫院新區,並幫高榮亮墊付了入院費。手術後,吳成東前往探望,高榮亮拉著吳成東的手泣不成聲地説:“您真是咱共産黨的好幹部!謝謝您救了我的命!”
每天都在忙碌中度過,日子久了,吳成東也記不清自己墊錢救濟過多少貧困戶。一次,愛人楊春燕開玩笑説:“你每個月交家裏的工資可少多了,再這樣下去,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都交不起了。”吳成東卻當真了,嚴肅地做起了老婆的思想工作説:“咱家裏再緊張,也比鎮裏的貧困戶強呀!”愛人哈哈大笑:“好好好,我們不給你拖後腿,工資都給你做‘私房錢’。”
扶貧成績突出,他當上了副縣長
脫貧,要有熱情,但不能只有熱情,更要有辦法、想點子。
吳成東跟同事打過比方,龍頭揚得高,龍身龍尾才舞得動。那麼,什麼是鎮裏脫貧致富的“龍頭”呢?吳成東在自己主抓的巴拉鲊村扶貧點大力發展特色産業。
國家給每戶貧困戶産業扶持資金5000元,但貧困戶缺技術、欠勞力,如何實現“錢生錢”是難題。在經過充分考察論證後,吳成東認為,巴拉鲊村適合發展肉牛養殖。他給大家講了自己的想法,沒想到應者寥寥。
原來,村民們擔心搞不好的話,5000元錢“打水漂”,得不償失。吳成東挨家挨戶走訪做工作,給大家講優勢、講發展,講如何化解風險,卻經常吃“閉門羹”。
自己講得嗓子冒煙,村民卻不願相信,吳成東有時候也覺得委屈。但轉念一想,鄉親們是窮怕了,害怕糟蹋了國家給的5000元錢。
吳成東堅信,肉牛養殖是讓貧困村民致富的好路子。過去當兵什麼苦沒吃過,這點委屈算什麼?走訪一次不管用,就走訪兩次、三次……同事問他累不累,他笑答:“我們當過兵的人,腿腳好,有耐力!”最終,村民們被他打動了。
兩個多月後,姚安縣第一個肉牛養殖合作社建成了,肉牛規模300多頭。一個産業帶動連鎖發展,一年下來,巴拉鲊村光賣飼料就能增收140萬元,就近用工可增收36萬元,群眾的日子一下子好了起來。
吳成東當過偵察兵,只要他認準的方向,困難再大也要突破。通過長期的實地走訪,他了解到,一些貧困戶家裏養蜂,還有糯米、白雲豆等特色農産品,吃不完,難以長期保存,銷售又沒渠道,於是萌生了建立電商平臺的想法。這對生活在大山裏的農民來説,簡直就是聞所未聞的“天方夜譚”。
“在‘網際網路+’時代,思想要超前,保守是幹不成事的!”吳成東和同事們反覆論證,協調電信、物流等行業提供便利,不到半個月,姚安首個電商服務站建成了,很快帶動了山藥、核桃、糯米、土蜂蜜、野生幹香菇等農産品的網上交易。半年後,全縣18戶農村電商迅速崛起,較好地解決了農村産品無銷路、農民增收無出路等貧困地區發展難題。
鋻於吳成東抓扶貧工作成績突出,2016年3月,楚雄州黨委任命吳成東為姚安縣分管全縣扶貧工作的副縣長、縣駐村扶貧工作隊副總分隊長。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全縣百姓脫貧後的笑臉,就是對我們最大的褒獎。”如今,吳成東依然奔波在全縣各個貧困鄉鎮。望著長長的扶貧公路,吳成東説,就像這條路一樣,前面還很長,扶貧工作任重道遠:“走到哪,我都會記著,我曾經是一個兵!部隊塑造了我,也塑造了我的人生!”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