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十三五”國家科創規劃出爐
多項指標在未來五年將翻番或有重大躍升
國務院22個國家重點專項規劃之一的《“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8日在中國政府網上全文發佈。規劃明確提出了未來五年國家科技創新的指導思想、總體要求、戰略任務和改革舉措。
規劃強調,堅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確保如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為建成世界科技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在規劃描繪的未來五年科技創新發展藍圖中,我國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將大幅躍升。規劃提出12項主要指標。“首個指標就是國家整體創新能力從現在的18名提升到2020年的第15名。第15名,意味著進入全球公認的創新型國家行列。此外,科技進步貢獻率從55.3%提高到60%,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例由15.6%提高到20%。這是一個國家産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的重要指標。”科技部副部長李萌説。
值得關注的是,多項指標在未來五年將翻番或有重大躍升。比如,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提交的專利申請量比2015年翻一番;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由2015年6.3件增至12件;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金額由2015年的9835億元增至20000億元。
“近年來,我國國際科技論文被引次數世界排名不斷攀升,2015年位於世界第四。這一排名有望在不到五年時間內上升為世界第二,但距離排名第一的美國尚有較大差距。”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説。
未來五年,我國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將進一步加大,目標是到2020年達到2.5%。現在我國全社會研發投入約合2000多億美元,美國是4000多億美元。過去十年,中國全社會研發累計投入相當於美國的六分之一。
“未來我國基礎研究佔全社會研發投入比例將大幅提高。我國將圍繞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培育重要戰略創新力量。”李萌説。
“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
深空
建立空間站 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空間站試驗核心艙,以及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掌握貨物運輸、航太員中長期駐留等技術,為全面建成我國近地載人空間站奠定基礎。
嫦娥“飛天” 2018年發射嫦娥四號,實施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著陸巡視探測。2020年完成小行星、木星系、月球後續等深空探測工程方案深化論證和關鍵技術攻關。
啟動火星探測 圍繞火星環境、地質等研究和生命資訊探尋等科學問題,按照“一步實現繞落巡、二步完成取樣回”的發展路線,到2020年發射首顆火星探測器,突破火星環繞和進入、著陸與巡視核心關鍵技術,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探測,開展火星全球性、綜合性的科學探測,高起點完成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實現我國月球以遠深空探測能力的突破。
研製重型運載火箭 圍繞深空探測、載人登月等大規模空間活動任務需求,研製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百噸級重型運載火箭,2020年前突破10米級大直徑箭體結構、500噸級液氧煤油和220噸級液氫液氧兩型大推力火箭發動機等核心關鍵技術,確定合理可行的總體方案。
深海
建立深海空間站 開展深海探測與作業前沿共性技術及通用與專用型、移動與固定式深海空間站核心關鍵技術研究。
研製全海深潛水器 圍繞實施深海安全戰略的科技需求,突破全海深(最大深度11000米)潛水器研製,形成1000—7000米級潛水器作業應用能力。
深地
深地資源勘探 揭示成礦系統的三維結構與時空展布規律,構建深部礦産預測評價體系,拓展深地礦産開採理論與技術,開發礦産資源勘探關鍵技術與裝備,實現深部油氣資源8000—10000米、礦産資源1000—3000米的勘探能力,建立3000米深度礦産資源勘查實踐平臺、深層油氣和鈾礦資源勘查實踐平臺。
加強極區科研 通過在極區觀測網、海底資源開發、深冰芯鑽探等領域的國際合作,探索設立大型極區國際合作研究計劃,提高我國極地科研水準和技術保障條件。
深藍
“天地一體化” 推進天基資訊網、未來網際網路、行動通訊網的全面融合,形成覆蓋全球的天地一體化資訊網路。
大數據 突破大數據共性關鍵技術,建成全國範圍內數據開放共用的標準體系和交換平臺,形成面向典型應用的共識性應用模式和技術方案,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優勢的大數據産業集群。
智慧製造和機器人 以智慧、高效、協同、綠色、安全發展為總目標,構建網路協同製造平臺,研發智慧機器人、高端成套裝備、三維(3D)列印等裝備,夯實製造基礎保障能力。
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