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潛艇缺錢少人,美國人打過臉
所謂政見,除了前瞻性,還要有可行性。既然蔡英文的軍事政見談不上前瞻性,我們再來看看有沒有可行性。
不管是軍事裝備更新計劃,還是軍事工業體系建立,説到底只有兩個問題——人和錢。以臺當局近年來捉襟見肘的財政狀況,軍事預算要達到GDP的3%,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即使未來的執政者有排擠教育、醫療等社會福利預算的勇氣,真拿出這種規模的軍事預算,也絕不可能完成蔡英文這種海陸空無所不包的瘋狂計劃。
在此前針對臺灣自製潛艇的研討會上,美國“傳統基金會”專家成斌曾直言臺灣既無經驗,技術也不足,因此“朋友們,讓我們直話直説吧,世界上沒有比建造二流潛艦更浪費的事,這樣的潛艇根本就是水兵的棺材”。另一美國智庫“戰略評估中心”研究員蒙哥馬利也表示,臺灣推動潛艦自製,資金及技術風險都太大,他不認為臺灣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僅就臺灣自製潛艇而言,涉及的不僅是數以千億的海量預算,還需要有完整而龐大的工業體系,以及大量的高級人才儲備作為支撐。面對這一常識,不知蔡英文“明年開始自製潛艇,十年內成軍量産”的自信從何而來?(海峽導報導報記者 劉強)
[ 責任編輯:盧佳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