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臺港澳研究所所長嚴安林今日在《海峽導報》撰文指出,蔡英文2012競選面臨兩岸政策模糊、危機處理能力不足、民進黨內無法整合以及其個人主觀意願過於強烈四大“罩門”。
全文內容如下:
蔡英文自宣佈代表民進黨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迄今,總體選情是“開高走低”。不僅是整個選情“冷颼颼”,且其支援度基本沒有“爬升”,甚至“走低”,其中原因應該與蔡競選面臨的四大“罩門”有關。
“罩門”之一:兩岸政策不能“説清楚、講明白”。
作為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的候選人,兩岸政策論述是蔡英文無法回避的問題,不僅島內民眾關心她的兩岸政策 “葫蘆裏到底能賣什麼藥”,而且美日等國際社會也關注其政策主張,因為這是關係到臺海穩定與亞太局勢是否能持續和平的重大問題。但蔡半年前還在説“誓死反對ECFA”,後來又説 “有條件接受ECFA”;“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的話言猶在耳,又説“中華民國就是臺灣”;訪美前還在説“九二共識”是“不存在”,所以她 “不承認”、“不接受”,一會又告訴山姆大叔她“不排除任何選項(甚至統一)”。如此等等,前後説辭不一甚至矛盾,與陳水扁相比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真的讓人無法了解她的兩岸政策到底是什麼?也讓人很擔心這樣的人物若掌握了島內政權,會把臺灣引向何方?
“罩門”之二:危機處理能力嚴重不足。
蔡英文自擔任民進黨主席三年多來,對馬英九團隊的批判倒是不假辭色,動輒批評馬英九的治理能力不足。其實,如果把馬、蔡做對比就能發現,蔡英文的危機處理能力恐怕是遠遠不如馬英九。且不談蔡英文反對18%優惠存款又領18%的事件,也不説民進黨“不分區”名單的爭議,單是其副手蘇嘉全的“祖墳事件”與“農舍事件”延燒成目前這樣的態勢,蔡英文處理危機能力的嚴重不足可見一斑。
“罩門”之三:民進黨內部整合“有整無合”。
蔡英文以“無派系”色彩出任了因為派系爭鬥無法擺平的民進黨主席,又以擁有黨主席的優勢打敗黨內強手蘇貞昌,但正因黨內初選殺到了 “刀刀見骨”,蔡蘇“心結”重重,後來即使蔡英文在遍找副手不著的情況下轉向蘇貞昌時,蘇依然以“不當副手,有言在先”堅拒。競選總部幹部的配備尤其彰顯了民進黨派系鬥爭的嚴重,蘇貞昌是主委、謝長廷是總指揮、遊錫堃是總督導,“三駕馬車”如何整合與發揮戰鬥力?
“罩門”之四:蔡英文個人主觀意願過於強烈。
蔡很有主見,很難受外界影響。作為一個學者,執著于自己的觀點固然無礙,但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政治人物,需要的是一個團隊而不是一己之力。所以,蔡目前的競選方式與步驟,完全是按照她自己設想的預案進行,是所謂“蔡氏戰法”,不重視造勢,不勤走基層。在競選過程中,蔡英文不僅是第一主角,而且也是“編劇”兼“導演”,甚至是“製片人”,多重角色集中在她一人身上,凡事均由自己説了算。這樣的競選方式如何發揮團隊合力就是一個嚴重問題。好在凡事成功與否也是由蔡自己承擔,不是嗎?(嚴安林,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臺港澳研究所所長)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