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談話”是經過日本內閣審議,各個大臣簽字畫押後,國家正式發表的內政及對外政策方針。正式的稱呼應該是“日本國總理大臣談話”。不是總理個人觀點的表白,對日本國家的行動、態度有著法律上的約束作用。通過這樣的首相談話,能對日本未來走向作出大致的判斷。
2015年的安倍談話並非安倍個人觀點
日本內閣總理安倍晉三,在很多場合説過很多話,包括“不存在對侵略的定義”,“慰安婦不具有強迫性”。安倍不論在萬隆還是在華盛頓,他在國際社會注目的演説中,不談日本對外發動的戰爭是侵略戰爭,不為日本“殖民地支配”道歉。安倍也談過“反省”這個詞,但並不是在為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及殖民地支配進行“痛切的反省”,而是泛指人類社會該對戰爭的反省問題。
20年前的安倍晉三,儘管是個剛剛當選議員兩、三年的年輕人。村山富市內閣討論在戰後50年發表一個日本國總理大臣談話,對戰爭問題作出判斷,向國際社會表明日本的態度時,堅決反對村山談話的保守右翼政治家中,人們看到了安倍晉三的影子。議會表決時,安倍拍案而起,憤然離開表決會場。在其後20年的時間裏,安倍多次表示不承認村山談話,要發表一個與村山談話內容完全不同的新的首相談話。
從安倍在日本國內的各種演講中,人們在最近才漸漸聽到安倍談“繼承村山談話”,但對安倍知根知底的日本右翼媒體,反覆談安倍不會把日本發動的對外戰爭定性為侵略戰爭,不會為戰爭及殖民地支配道歉。這樣的對70年前戰爭的態度,該是安倍的本意。
但是,日本國總理大臣談話,畢竟不是首相個人發表某個觀點。在2015年8月14日的安倍談話中,安倍並沒有按照右翼媒體等一直炒作的不談侵略戰爭,不道歉,不反省的“三不方針”發表談話,而是談到:“永遠告別殖民地支配”,“事變、侵略、戰爭。我們不會第二次使用任何武力威赫,不以這種手段解決國際紛爭”。安倍在談話中説,“與戰爭毫無關係的新一代後人,無須背負持續道歉的宿命”,但這一代人“具有用謙虛的心情承接過去,迎接未來的責任”。從這些談話內容看,這是政治家、日本國總理大臣安倍在相關問題上的真是態度,讓日本對自己發動戰爭的態度讓人感到依舊不夠明確。
日本與亞洲國家的“和解”任重道遠
儘管安倍談話的整體內容比村山談話、小泉談話長出很多,具體談到了在戰爭中死亡的人數,戰後中國等國讓大量的日本人回歸故土,甚至養育了日本遺棄的子弟等等。安倍也談到了周邊國家對日本的寬容,向與日本“和解”的國家表示了感謝。
安倍談話洋洋灑灑近四千言,在分析日本之所以走上一條侵略他國之路的原因上,語焉不詳。一方面宣佈要不以武力來解決國際爭端,表示出了與日本和平憲法內容相一致的態度,另一方面又在最後談到了“積極的和平主義”。這讓人想到日本國內正在審議的“集體自衛權”問題。對於安倍正在推進的集體自衛權相關法案,日本民間認為是“戰爭法”,反對之聲不絕於耳。安倍最近在國會等正式場合公開談“中國威脅論”,甚至表示要到中國南海維護和平。安倍是否真的有意與亞洲國家和解,這目前還很難看清。從安倍最近的發言看,堅定地與中國對立的態度並未發生變化。
戰後70年,該是日本從“不戰”走向與亞洲各國“和解”新階段的時候,可惜安倍談話,特備是安倍主張的“積極的和平主義”還難以讓日本與亞洲和解。9月3日中國舉辦抗日戰爭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年的紀念活動,安倍應該來中國參加相關活動,用自己的語言向中國市民談“深切的反省”“發自內心的道歉”,否則日本與亞洲國家的最終和解依舊不能在戰後70年的時候出現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