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華爾街”成了政治“唾沫”

時間:2011-10-11 12:58   來源:新華網

  美國紐約“佔領華爾街”示威活動不僅呼喚更多對“財富不等式”心存怨氣的美國民眾加入,使這場由一條街道引發的示威活動蔓延至全美十多座主要城市,而且,更成為美國兩黨相互指責的工具,兩派政客站點不同,互拿示威當説辭,指責對方應擔責。

  “佔領華爾街”活動組織者計劃從10日開始加大“扇風”力度,呼喚更多“財富不等式”的反對者加入示威活動,進一步施壓金融監管系統、財富分配方式乃至國家經濟金融架構。

  示威主題直指政府諸多政策、國會諸多決定和市場民生現狀,涉及2008年底開始的政府金融救市政策、居高不下的高失業率等問題。

  但在美國政界,如何解決示威根源不是關鍵,重點是如何借力這場示威詬病政治對手,為自己謀取政治利益。

  “這根本就是反美國(示威活動),”共和黨潛在的總統候選人赫爾曼凱恩9日在做客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電視訪談節目“面對國家”中説,“雖然我們確實面臨挑戰,但我相信,這些示威者無非就是些反資本主義和反市場經濟的人,除此無它。”

  這位由商人轉型為熱門總統參選人選的共和黨人不忘捎上民主黨一把,“我們知道工會和某些特定的工會組織站在示威者的背後……他們試圖合謀、轉移人們對政府無能的遷怒”。

  共和黨認為,高失業率等示威者怨聲較高的問題應由總統貝拉克奧巴馬政府擔責,而“由民主黨政客操控的”工會組織加入遊行後,引導示威者將目光轉向共和黨內“綠黨”一派,指責共和黨在減稅等方面的政策。

  同為共和黨潛在總統候選人選的紐特金裏奇則更加清楚地指責奧巴馬政權是眼下示威抗議話題的製造者。

  “我認為,悲哀的是,這些都是奧巴馬‘階級鬥爭’的自然産物,”金裏奇説。

  在而國會眾議院議長、少數黨(民主黨)領袖南希佩洛西則在美國廣播公司“本週”訪談節目中説承認,“架構有問題,華爾街的架構、政治架構等等其他架構,應當有所改變”。

  但佩洛西回駁共和黨指責,拒絕承認示威關乎“階級鬥爭”。

  “當我們説每個人都應當獲得合理酬勞時,另一邊(共和黨)高唱‘階級鬥爭’説,”佩洛西説,“不,這不是階級鬥爭,這是價值觀和公平性的問題。”

  不過,在示威者看來,價值觀也好,公平性也好,階級鬥爭也罷,現實比説辭更殘酷。在華盛頓參加遊行的45歲女子埃萊娜桑布拉納説,由於無力償還抵押貸款,自己失去了位於弗吉尼亞州的寓所。

  “對我來説一切都已經晚了,我已經失去了我的家,但我們是在為下一代抗爭,”桑布拉納説,“我希望大家認識到,這不是一場極端運動,我們都是中産階級。”

  示威者的抱怨或許有數字“為證”。法新社10日援引美國商務部人口普查局的最新統計數字報道,近兩年美國家庭平均收入的降幅比經濟衰退期的降幅還要大。

  這項統計定義經濟衰退期的起止時間為2007年12月至2009年6月,家庭收入計入通貨膨脹影響。調查發現,在這一時期,美國家庭收入平均下滑3.2個百分點;而自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這一降幅高達6.7,平均家庭年收入為4.99萬美元。

  調查同時顯示,2010年美國貧困率上升至15.1%,創1993年來的最高值,也是連續第4個上升年度。

  計入當年通脹影響,2010年美國對貧困率的定義是,一個4口之家年收入低於22314美元或單身年收入低於11139美元。

  法新社評價,這兩個數字或許可以解釋為何近兩年美國人普遍擔憂國家經濟前景和個人未來處境。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