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泡沫”與很多行業沾上了邊,大抵都是謂之虛浮。日前,武漢大學原校長、知名教育改革家劉道玉稱學術也有泡沫:當前高校“道德滑坡、精神虛脫、學術泡沫”。他説,很多學者進不了長江學者,就巧立名目,搞了一些以名山秀水為名的學者,例如黃河學者、泰山學者、天山學者等,名號有38個之多。
小伢兒吹肥皂泡,在陽光照射下很好看。有首《泡沫》詩言:“七彩顏色,晶瑩透徹。輕盈飄蕩,隨風即逝。一旦觸及,未幾破碎。故遠而觀,戀其勿迷。”很不幸,不少學者都迷戀上了這個“泡沫”。於是劉道玉猛批,“大學病了”,“犯了狂躁病,極度亢奮,不能自已”。你有教育部封號的“長江學者”,我怎麼不可以封個“黃河學者”、“泰山學者”?長江與黃河齊名,或許封個“長城學者”名頭更大。
大學真的病了,而且病得不輕,病致狂躁。可能在位時,劉校長還不敢説這番話,現在不在位時説,説話也用不著顧別人的臉色了。縱然不説,眾人也知道,也看得清,38個學者名號,如七彩肥皂泡滿天亂飛,皆為追名逐利而去。
肥皂泡雖美麗,但總歸虛幻、虛弱。泡沫總是浮于液體表面,儘管吹出來的泡泡會飛,但不能像衛星、導彈能上天,不説一觸即碎,就連空氣的壓力都受不住。氾濫的“學術泡沫”,也會害人,而且害人不淺,最先貽誤的是象牙塔裏一批又一批的學子。大溝污濁了,小溝能乾淨嗎?相關部門或視而不見,或裝聾作啞,或掩耳盜鈴。長此以往,教育如何復興?
我們的大學別再讓烏紗帽滿校飛,科研經費如流水,權力和關係賽能力……該下猛藥治一治這多泡沫的“狂躁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