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發展迅速 託管銀行需應對挑戰

2012-06-25 14:49     來源:金融時報     編輯:范樂

  對於大多數人來説,託管銀行是個陌生的名字,但如果你購買基金,你的錢便會存入基金公司的託管行賬戶。託管行作為一個“管家”,其職能是確保投資人的資金不被挪用,準確地核算資金的價值,同時確保基金管理人按照法律和合同做事。

  雖然我國銀行託管業務發展僅有10餘年,但近幾年資産託管業務呈現出持續快速的發展趨勢。6月21日銀行業協會發佈的《中國資産託管行業發展報告(2011)》顯示,截至2011年末,全行業資産託管規模已突破14萬億元,達到14.15萬億元,同比增長49.27%。2011年全年新增規模4.67萬億元,其中四季度新增絕對額超過兩萬億元,佔全年新增額的51.25%,創下歷史新高。

  近年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融資和支付脫媒現象漸漸突出,為商業銀行帶來了不容忽視的潛在風險。與此同時,託管業務卻在有效控制銀行風險、解決客戶在“雙脫媒”過程中資訊不對稱問題中脫穎而出,成為在目前趨勢下商業銀行一個新的業務增長點,極大地提升了銀行的服務能力。

  在6月21日召開的中國資産託管行業論壇上,業內人士表示,由於直接融資和結算過程中所産生的所有權和處置權分離而導致資訊不對稱問題,容易引發操作、信用和市場風險,可以通過託管業務來加以解決。

  “雖然第三方支付發展迅速,支付結算脫媒出現,但是也離不開銀行這個‘支付的支付平臺’。”建行投資託管服務部副總經理紀偉認為,雖然第三方支付改變了銀行客戶和資金的結構,但從根本上講第三方支付還是離不開銀行,它發揮的其實就是託管支付的功能,屬於託管業務,而銀行與第三方支付通過競爭可以提高服務的品質。

  “20世紀看商業銀行,21世紀看託管銀行。”託管業務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招商銀行資産託管部總經理吳曉輝向記者表示,託管銀行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尤其是當前中國以銀行為主體的傳統間接融資遇到發展瓶頸時,需要改進融資方式,加大社會化的直接融資。更重要的是,託管業務對商業銀行而言,還承載著社會責任。

  《中國資産託管行業發展報告(2011)》顯示,作為促進銀行同證券、保險等行業合作的有效平臺和連接資本市場的紐帶,託管行業對於降低社會交易成本、解決資訊不對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可以説,託管在金融行業無處不在。華夏銀行資産託管部總經理毛劍鳴稱,託管的發展在過去14年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今後的10年更多是一個從“做”到“做好”的過程。在整個銀行業戰略轉型的情況下,中國資産行業開放不斷深化的背景下,託管銀行如何應對今後的挑戰應值得思考。

  對此,工行資産託管部副總經理肖婉如認為,託管銀行的發展要立足於兩點:依託和跟進。在依託于週邊市場發展的同時跟進服務——服務於與資本市場相聯繫的産品,服務於境內境外市場和不同人群。

  目前中國託管行業市場巨大,對中小銀行來説,亦有很大發展空間,關鍵是如何找到自身的特色投資戰略。中信銀行託管中心總經理劉勇分析,大銀行是市場的領導者,而中小銀行是市場的追隨者。大型銀行資産託管的組織結構健全,業務品種完整,專業化程度和業務效率都較高,而中小型銀行起步較晚,在業務發展模式上需要加強創新性,關鍵是如何找到自身的特色。他建議,未來中小銀行要“跳出託管做託管”,打通産業鏈上下游,擴大託管的外沿,這樣才能更快地發展。

  不過,業內專家同時表示,目前,中國參與託管行業的機構也越來越多,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政策紅利差不多走到盡頭。如何讓政策紅利轉化託管行業本身在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社會交易成本中應該發揮的作用,變政策紅利為價值創造,這是中國託管行業今後發展的方向。託管業務有好的發展前景,但如果不轉換優勢,也會被市場淘汰。只有認清形勢,加快轉型,才能迎來託管行業真正的春天。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