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場化小步試水銀行業影響幾何

2012-06-11 10:52     來源:金融時報     編輯:范樂

  受央行降息利好刺激,6月8日滬深兩市早盤高開,滬指開盤上漲0.57%,深成指上漲0.86%。不過,市場期待的降息行情未能持續下去,漲勢僅僅是曇花一現隨後迅速回落。截至當日收盤,上證指數下跌了11.68點,深綜指跌0.32%。

  值得關注的是,6月8日拖累大盤的主要因素是,受降息影響銀行股領跌大市。A股市場,民生、興業、招行、中信、深發展等9隻個股跌幅在2%以上。港股方面,工行H股、建行H股、中信銀行H股、交行H股及重慶農商行大跌超4%,中行H股、農行H股、招行H股和民生H股跌幅亦超過3%。

  對此,分析人士稱,降息未能帶領指數趨勢性向上,表明市場對未來經濟前景的擔憂。而由於此次還同時放鬆了利率浮動區間,不僅會壓縮銀行的利差,還意味著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在當前銀行體系存款流失嚴重、存款利率持續上行的現狀下,無疑對銀行盈利構成不小壓力。業內人士指出,股市好轉仍需等待實體經濟的真正回升,而提振市場信心,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正是此次調控的初衷。

  此次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1.1倍,將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8倍,被認為實質上是以漸進的方式在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會對銀行業績形成挑戰,但這項舉措影響深遠,從某種意義上説比降息更重要。

  事實上,利率浮動空間的調整後,銀行實際存款利率並沒有下降,從而能夠保障儲戶存款收益,穩定居民儲蓄,保障銀行資金來源,保障銀行信貸投放能力不會受到太大影響。據了解,6月8日當天,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銀行官方網站公佈的最新存款利率表顯示,其一年期存款利率全部上浮至3.5%,接近央行規定的1.1倍上限標準。

  另一方面,由於實際貸款利率大幅下降,無疑能夠有效降低企業資金成本,穩定企業投資,進而穩定經濟增長。有業內專家認為,在監管層已表示我國利率市場化條件基本成熟的情況下,如果今後信貸疲軟持續,貸款利率市場化很有必要“先行一步”。而一旦“穩增長”政策收到成效,經濟形勢轉暖,企業信貸需求轉旺,銀行盈利能力又會重獲保障。

  進入今年以來,低迷的經濟走勢令市場陰雲籠罩。數據顯示,4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速僅9.4%,遠低於工信部確定的今年11%的增長目標;5月份製造業PMI增長率為-2.9%,預示製造業有可能進入收縮週期,製造業企業狀況堪憂;新增貸款增速總體放緩,4月份人民幣新增貸款比去年同期減少7.82%,預計5月份4大國有銀行新增貸款總額仍不會有明顯反彈——經濟增長的超預期減速令投資者的擔憂程度明顯超過一季度。

  這一背景下,降息顯然有助於提升市場信心,防止經濟下滑風險。“此次降息應當是近期加大預調微調力度、出臺擴大需求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此舉釋放了一個強烈信號: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南開大學虛擬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劉曉欣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由於前期密集嚴厲的反通脹調控政策已經見效,CPI漲幅回落,通脹壓力有所緩解,從而為降息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操作空間。

  實際上,今年貨幣政策在保持總體穩健基調的前提下,操作上已經朝著進一步釋放流動性的方向繼續微調,貨幣市場利率和貸款利率都出現了下行走勢。“此次降息進一步推動了貸款利率下行,有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增強其對未來投資的信心,從而有利於擴大投資需求,把經濟增速穩定在合理區間。”劉曉欣認為,降息尤其對緩解中小企業的資金壓力的作用更大。

  “目前降息是最能給實體經濟帶來利好的政策”,建設銀行宏觀經濟研究員趙慶明亦表示,下調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預計將減少企業全年的成本負擔約2000億元人民幣。

  目前,投資仍然是拉動經濟企穩的主要手段。今年以來新增貸款維持規模較小,與固定資産投資密切相關的中長期貸款一直增長緩慢、佔比偏低。除了銀行對信貸項目資信等級要求更高外,企業利潤下滑明顯,利潤率覆蓋資金成本存在困難是根本。因此,下調基準利率可以降低資金成本令企業盈利,降息對於刺激中長期貸款增長,從而拉動投資增長較為關鍵。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儘管從此次存款利率及及貸款利率下限浮動的範圍來看,還僅僅是一次漸進的調整,但長期看,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重塑中國的銀行業格局,對上市銀行而言挑戰將會更大,銀行業如何加快轉型已是迫在眉睫的課題。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