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亮“黃牌” 商品貨幣走勢低空盤旋

2012-04-12 13:31     來源:新華網     編輯:范樂

  一季度春風得意的商品貨幣如今或步入膠著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週二表示,由於全球經濟活動趨疲和需求下降,大宗商品出口國應做好面對商品價格走低的準備。

  而近來,包括澳元及加元在內的一些商品貨幣也一改年初時的強勢,對美元的匯率持續下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最近一次公佈的數據顯示,對衝基金已連續第二周減持大宗商品看多倉位。

  商品貨幣低空盤旋

  IMF在其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稱,一些大宗商品出口國應利用目前價格上漲的好時機積累收益,以便在價格下滑時能保護自己的經濟。其他出口國則應利用出口商品的獲利來降低債務。

  “鋻於全球經濟活動的疲弱以及近期前景面臨越來越大的下滑風險,商品出口國可能要面臨低迷,”IMF稱,“如果全球經濟增長的下滑風險成為現實,商品出口國可能面臨更大的挑戰。”

  根據彭博資訊的數據,本月以來,除日元外的各大貨幣相較于美元的回報率悉數下跌。截至週三亞洲交易時段尾盤,紐西蘭元的相對回報率約為負0.1%,加元及澳元均為負0.4%左右,南非蘭特在主要貨幣中表現最差,回報率約為負3.8%。

  但是從今年以來的表現看,幾大商品貨幣相對於美元的回報率依然為正值。紐西蘭元表現最佳,回報率約為6%,南非蘭特、加元及澳元的回報率也在2%至3%不等。

  週一公佈的數據顯示,對衝基金已經連續第二周減持大宗商品看多倉位。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公佈的數據顯示,在截至4月3日的一週,基金經理持有的18種美國大宗商品期貨和期權的凈多頭倉位減少了2.8%,至110萬張闔約。

  海外媒體分析認為,造成上述局面的原因是美聯儲暗示可能不會推出進一步的貨幣刺激措施,加重了投資者關於經濟增長可能放慢、進而損害原材料需求的擔憂。美聯儲在本月3日公佈了3月13日貨幣政策會議的紀要,顯示除非美國經濟增長勢頭減弱,否則美聯儲可能不會推出更多貨幣刺激措施。

  而此前,跟蹤24種大宗商品的標普高盛商品指數在2008年12月至2011年6月份期間上漲超過80%,正是受益於美聯儲將基準利率降至創紀錄低點,並且通過兩輪量化寬鬆措施購買了2.3萬億美元債券。

  未來走勢存波動風險

  由於走勢和商品價格存在密切聯繫,大宗商品價格的變動也成為商品貨幣投資者關注的因素。美銀美林大宗商品研究主管弗朗西斯科布蘭奇預計大宗商品未來走勢時表示,從全球而言,“市場供應迄今總體上相當緊,而且仍處於緊繃狀態。”

  瑞銀在近期發佈的第二季度環球展望報告中表示,小型貨幣仍具吸引力,包括經濟穩健的北歐國家貨幣以及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的貨幣,例如加拿大等。不過,分析師對不同貨幣未來的走勢前景仍存在不同看法。

  加拿大央行週一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企業對未來銷售的信心增至兩年來最高,且企業預計將增加招聘,分析師稱這將有助於提振加元。

  而湯森路透上周發佈的調查也顯示,加拿大和美國經濟增強以及歐債危機的穩定,將令加元波動減弱,而加元對美元在未來一年或將維持在平價附近。這份針對52名全球外匯策略師的調查顯示,他們的預估中值為加元對美元匯率在一個月、三個月和六個月後將為1.00美元,一年後料將略微走強至0.988加元。

  海外媒體指出,加拿大比美國更好地抵禦住全球衰退,守住AAA的最高評級,避免樓市危機,且失業率低於美國。不過近期美國經濟加速,而加拿大經濟增長放慢,不過這兩個經濟體仍密切相關,而且今年迄今幫助加元表現勝過其他主要貨幣。Scotia資本的首席匯市策略師卡米拉薩頓則稱,如果加元對美元匯率跌穿1.0050加元大關,可能暗示這一匯率準備跌穿近期的狹窄區間。

  而澳大利亞方面,週二公佈一份的調查顯示,該國3月企業狀況改善,企業對前景更加樂觀,但就業增長乏力和物價壓力受到遏制仍留下了降息空間,這將不利澳元走勢。澳大利亞西太平洋銀行及墨爾本研究所週三公佈的數據則顯示,澳大利亞4月WESTPAC-MI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第二個月下滑,儘管民眾對該國經濟前景變得略微更樂觀,但他們仍擔憂財務狀況。

  具體從貨幣表現看,加元對美元匯率週二盤中一度觸及2月27日以來最低點1.0046加元。北京時間週三16時,加元對美元匯率報1.0041加元,美元上揚0.02%。同一時間段,澳元對美元匯率報1.0273美元,微漲0.18%。此前,該匯率一度跌至1月9日以來的最低位1.0226美元。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