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再降利率:釋放堅定的“穩增長”信號

2012-07-06 10:22     來源:金融時報     編輯:王君飛

  7月5日晚間,央行發佈消息稱,自2012年7月6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此番降息與上回宣佈降息相隔不到一個月。

  “從時點上看,此次降息超出市場預期。”國泰君安固定收益研究主管周文淵表示,“市場近期一直預計6月份物價下降會較快,再加上近期資金面依舊較為緊張,因而不排除央行會降準,但央行再次超預期地調整利率,這比較超出市場預期。”

  對於為何選擇此時降息,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選擇此時降息,一方面可能與即將公佈的6月份物價數據依舊回落較大有關,物價近期回落態勢明顯,客觀上給貨幣政策操作騰挪了空間。6月份CPI回落可能比較明顯,因此存款利率和目前物價的形勢來看,還是比較適應的。同時,此舉也釋放了政策面堅定的‘穩增長’決心,加強了市場對於政策維穩的信心,使得前期穩增長的政策趨勢得以進一步明確。”

  對於有觀點認為央行此次降息的舉措反映了我國上半年的經濟數據不甚樂觀,甚至比2008年經濟形勢更為嚴峻的觀點,接受採訪的多位專家認為,央行的此次降息並不意味著我國的實體經濟非常糟糕,更多的是對前期“穩增長”系列政策取得的效果的穩固,也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

  與6月8日降息時“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有所不同的是,本次降息有著更為明顯的“非對稱性”,即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31個百分點。

  “貸款基準利率下降幅度大於存款基準利率下降幅度之舉,釋放出管理層降低企業貸款成本的意圖,此舉有利於增加企業貸款需求,對經濟穩定增長起到比較重要的作用。”宗良指出。

  來自工行的分析人士則表示,儘管近期來宏觀層面上沒有出現經濟增速跳水態勢,但微觀層面如企業生産成本上升、進出口實際狀況不理想等問題不能忽視,與此同時,經濟增長的內生性增長點尚不明顯,當前“穩增長”的壓力依然存在。此次降息與一個月前的降息一樣,都著力於防止國內經濟的進一步下滑,一個月內的兩次降息之舉,也進一步釋放了穩增長、促發展的政策意圖和導向。

  比起“非對稱下調基準利率”之舉,市場對此次將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從基準利率的0.8倍調整為0.7倍則更為關注。

  如果説6月份降息後開始的存貸款利率上下浮動預示著“利率市場化大幕開啟”,那麼此次調整無疑是利率市場化的重要邁步。“這次調整存貸款利率的浮動空間給了商業銀行更大的定價權,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步。”上述工行人士指出。

  考慮到目前商業銀行自主定價能力較強,因此管理層又適時將利率市場化向前推進了一步,此舉令利率市場化方向更為明確。同時,經過此次調整後,利率浮動的幅度較上一次又有了進一步的實質性擴大,這樣循序漸進地擴大波幅也符合金融機構和市場逐步適應利率市場化趨勢的發展規律。

  來自商業銀行的分析人士表示,此次存貸款利率下調不對稱,貸款利率下調得稍微大些,相應縮小了銀行的息差,僅從靜態角度考慮,此次降息縮減了銀行10個基點的息差,對銀行的盈利産生一定影響。這也將迫使商業銀行要進一步加強自主定價能力,儘快適應新的市場環境,並逐步轉變原來主要依靠做大存貸款規模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加大金融創新,提升金融服務。這無疑也將成為我國金融體制市場化改革的重要嘗試和切入點。

  此次降息是央行刺激投資和消費、應對經濟低迷的又一重要舉措,意在“穩增長”,同時注重結構調整之意也涵蓋其中。央行強調,此次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浮動區間不作調整,金融機構要繼續嚴格執行差別化的各項住房信貸政策,繼續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師鄂永健指出,貸款利率回落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緩解融資壓力,促進經濟平穩增長。若經濟增長超預期下滑,不排除年內再次小幅降息的可能,同時為緩解外匯佔款增量下降的影響,不排除存款準備金率還有可能調整。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