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銀行鉅額“特許利潤”難持續

2012-02-22 08:33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范樂

  中國銀監會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2011年總資産113.28萬億元,同比增長18.9%;商業銀行2011年凈利潤達1.04萬億元,相比2010年的7637億元,增長率達36.34%。在113.28萬億元總資産中,大型商業銀行總資産為53.63萬億元,佔銀行業金融機構的47.3%;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資産18.37萬億元,佔銀行業金融機構的16.2%。

  利潤保持3成左右的年增速是銀行業數年來的“慣例”,因此有人將其定義為“旱澇保收”的行業;服務收費項目的大幅增加不斷為中間業務發展“添磚加瓦”。業內人士表示,我國目前規定存款利率上限、貸款利率下限的利差保護格局,使得部分銀行尤其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享受了隱形的鉅額“特許利潤”,這種高增長模式難以長期持續。

  利差成為盈利法寶

  靠低息吸收存款、高息放出貸款獲得的利潤,佔據了銀行利潤的八成以上

  業內人士認為,商業銀行利潤近年來一直保持高增速,這與我國金融體制完善、銀行內部治理結構趨於合理、經營能力增強和盈利渠道多元化等因素密不可分。尤其是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已經從過去佔整體利潤幾個百分點,躍居去年將近20個百分點,銀行業利潤大幅增加首先應歸功於改革。

  “單從去年來看,商業銀行業績增長受以下幾方面因素推動:一是受益於宏觀經濟增長帶動貸款總量提升,促進了銀行業資産規模的增長;二是總體資産品質穩定,與上一個經濟週期相比,信貸成本得到較好控制;三是利率尚未完全市場化,利差保持相對穩定。”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周昆平認為。

  但是,在這些推動因素中,輿論普遍把“特許利潤”的來源指向存貸款利差帶來的高收入。從盈利模式看,利差收入是中國銀行業獲取利潤的主要來源,對銀行利潤的貢獻度普遍超過80%。根據銀監會公佈的數據,商業銀行2010年的非利息收入佔比為17.5%,2011年上升至19.3%,也就是説,銀行靠低息吸收存款、高息放出貸款獲得的利潤,佔據了銀行利潤的八成以上。

  貸款議價天平失衡

  貨幣政策偏緊、信貸額度緊縮、信貸資金供不應求,擠壓了借款方議價的空間

  從公開的數據看,帶動銀行利差迅速攀升的主要原因首先在於貸款利率的快速反彈,商業銀行新增貸款議價能力在2011年三、四季度達到歷史高點。出於風險防範等因素的考慮,商業銀行在中小企業信貸業務方面也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此外,在2011年貨幣政策偏緊、信貸額度緊縮的情況下,信貸資金供不應求,這也給了銀行議價的空間。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如果放在全球範圍橫向比較,我國商業銀行的利差水準並不算很高。從利潤與收入、成本關係的角度來看,近年來銀行利潤高增長不應簡單歸納為利差的增加,也與銀行自身良好的成本管控能力有關。我國銀行業的收入構成中,非息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重正在呈現上升趨勢。例如,2010年我國銀行業非息收入在凈利潤中的佔比為17.5%,去年已上升到19.3%。

  合理降低準入門檻

  推進利率市場化、降低金融機構準入門檻等金融改革勢在必行

  儘管商業銀行利潤保持了多年高速增長,但業界普遍認為,銀行業産生高利潤的土壤正在逐步消失,一個競爭更加充分、選擇更為多樣的金融環境正在形成。

  上海交通大學經濟學院執行院長陳憲認為,利率市場化推進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在當前抑制通貨膨脹的大背景下,央行正通過不對稱加息的方式,逐步放鬆銀行存貸款的利率限制。這無疑會使銀行資金成本提高,存貸款利差逐步縮小,利潤高速增長不可持續。”陳憲説。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則認為,消弭公眾對“特許利潤”的質疑,一方面要打破商業銀行的壟斷局面,降低金融機構的準入門檻,扶持民間金融並將其納入合法化、陽光化的軌道。另一方面,商業銀行也不要一味“壘大戶”,而應將目光投向中小企業、加大對文化創意、節能環保産業的支援,探索差異化金融服務,提高定價能力和資本回報率。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